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城龙风筝他占一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9:33 新文化报

  每年二月二前夕,是吉林市民孙德林最忙碌的时候。为了参加二月二的风筝会,他在客厅里一忙就是一天。

  走进孙德林家,你就会被眼前场景吸引住:30多平方米的客厅,地上堆着各式各样的龙身, 墙上、沙发上,甚至吊灯上都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龙头,五颜六色,甚是壮观。

  提起这些宝贝,69岁的孙大爷爱不释手:“这些风筝足足花了我20多年的心血,就像我的孩子!”1985年,孙德林决定挑战风筝高端——龙风筝。孙德林说:“做风筝有四艺:扎、糊、绘、放。其中扎和绘最难。”1991年,他拿着作品去山东潍坊参加国际风筝赛,虽没获得名次,却眼界大开。接下来,每年孙德林都带着他的“宝贝”到各地参加国际大型比赛。2005年,在第22届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赛上,孙德林以独特的“动态龙”风筝表演艺压群雄,一举获得了金奖。

  之后,孙德林开始尝试着做“九头龙”,他日夜赶制,足足用了8个月才将它完成。“‘九头龙’在天上最为壮观,在全国也是第一架。”吉林市风筝协会李杰主席骄傲地说。

  吉林市目前自制龙风筝仅百余架,孙德林自己就有49架。“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我希望能做56架龙风筝,象征中华民族永远大团结。”孙德林说出了自己多年的心愿。本报记者 马萍(新闻编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