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王屏山:一生为教育奔波的副省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15:13 金羊网-羊城晚报

  1926出生;1944~1948就读于厦门大学机电系;1948~1951在岭南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1952任华南师院附中副校长;1958任华南师院附中校长;1980任华南师院党委副书记,

  副院长;1981任华南师院党委书记;1983任广东省副省长;1984当选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1988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1993离休,一直担任广东省教育促进会会长。

  “人家写回忆啊足迹啊,我什么都不写,我的足迹就是学校。”这是原广东副省长王屏山同志生前说过的一段话。

  在华附当校长时,为华附的学生奔波;后来当了副省长,为全省的学生奔波;退了休,为民办教育奔波;再后来患了癌症,数次大手术之后,还是为发展广东的教育鼓与呼。王屏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一位采访过他的资深记者如是评价王屏山:“与其说是一位政治家,不如说更像一位教育家!”

  王屏山踏入教育系统,始于1952年,这一年,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6年后,任校长,一直到1968年。其间,华附重新确立全省统考排名第一的位置,这成绩一直保持了好多年。

  但是很快,文革就开始了,王屏山成了牛鬼蛇神,被调离华附,去到广州市教研室担任一个闲职,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10年!直到1978年,粉碎“四人帮”后,时任华附主任书记的蔡汉平发动全校学生递交请愿书,向当时的省长请愿,请王屏山回到华附来,于是阔别近10年之后,王屏山终于又回到了华附,担任校长和支部书记。

  

王屏山:一生为教育奔波的副省长

  刚刚走马上任,王屏山第一件事就是为文革中被打成右派的人一一平反。这件事情一下子长了老师的威风,老师们从过去的垂头丧气变成了扬眉吐气。

  第二件事,王屏山就开始抓校风和教风的问题,在他的引导下,“认真、刻苦、勤奋、踏实”的学风至今仍在流传。此外,王屏山在抓全校工作之外,还坚持给学生上课,在他的带领下,华附一直保留着这优良的传统:无论是校长还是书记,一律要亲自给学生上课,谁也不能推说“太忙”而不进课堂。

  华附的老教师都记得,王屏山整天都穿着一件普通的文化衫,生活十分节俭。同事们见了他,都直呼“王屏山”,没人叫他校长,直到他担任广东副省长,这样的称呼也仍未改变。

  退休后,王屏山致力于发展民办教育。深圳碧波中学、广州蓝天中学、广州红蕾舞蹈艺术学校、新安学院以及深圳桃园幼儿园……这一所所学校都是王屏山在退休后创办起来的。在这期间,王老不幸患了癌症,先后做了4次手术,最后小便要靠挂在身上的一个袋子来解决,但是,即使是身体条件已经恶劣到这种地步,他也不肯在家颐养天年,还是整天为教育事业奔波,他每年都回华附参加教师节,每天还是从早到晚地到全省各地看危房学校,了解情况,为贫困学校找钱,为民办教育鼓与呼。这样的事情他一直在做,一直到病痛让他躺在病床上动不了为止。

  “我再也没有见过像他这样关心教育的人!”华师附中原校长、王屏山多年的老部下、老同事蔡汉平如是评价王屏山。

  ·郝婧羽 贺佳 李宇红·

  (金陵/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