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泉州企业工资 还有上涨空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16:02 海峡都市报

  昨日,在泉州劳动力市场,百城代表和泉州企业面对面“相亲”,代表们的关注点主要有两点:一是企业提供的工资待遇,二是用工环境以及福利水平。“相完亲”,代表们认为,与往年相比,泉州的用工环境有了相当的改善,合作信心增强了,不过工人的薪资水平则有待进一步提高。

  “泉州的环境不错”

  “我已经不记得来泉州多少次了。”安徽省政府驻厦门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刘晨1989年就来到福建,亲眼见证了泉州用工从“不规范”到现在“环境逐步改善”的过程。

  他说,以前泉州招工、用工无序,介绍工人过来,他最担心三件事:工伤、欠薪和无序加班。“而且当时劳动保障并不是很到位,出现问题了,我不得不以‘工人娘家人’的身份赶到泉州和企业谈判。”刘晨还记得他频繁来泉州是在1997年到2000年,多是来处理工伤问题。看着没有签合同,没有任何证据的老乡权益受到侵害,他常常感到“很无奈”。

  2003年后,他明显感到来泉州的机会少了。“这是好事!说明老乡们在泉州工作生活得越来越顺心了。”他说,政府搭台招工,这说明政府已经开始重视改善用工环境,开始重视外来人员对泉州经济社会所做出的贡献。

  在泉州务工人数较多的四川、江西等劳务输出地代表也深有感触。“以前维权费尽周折,现在只要一个电话联系当地的劳动部门和工会就搞定了。”四川省人民政府驻福建办事处郑兴安说。

  “薪资与江浙一带

  略有差距”

  保底工资多少?工作时间是多长?熟练工平均工资又是多少?刚进厂的员工,他们第一个月的工资怎么算?对于需要培训的员工公司又是如何对待?一连串的问题是来自云南丘北县劳务输出办的罗梅燕最关心的。

  “不了解这些,就没法向老乡们负责!”她说,工人最关心的是吃住条件和工资三个问题,现在泉州企业用工,在管理上是比较人性化了,但工资仍然偏低。

  广西桂林市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倪桂昌和山西长治市总工会帮扶中心的朱雪庭副主任也说得直接,起码要月薪800元以上,他们才考虑输送工人。“工人出来目的很明确,就是赚钱!如果这里赚的比花的还多,那不如留在家乡。”

  刘晨则用数字介绍说,在泉州打工的安徽人约有30万,而在江浙一带累计达1200万,占了安徽省总人口的1/6,相当于福建省总人口的近1/3。

  30万和1200万的差别,“主要是企业薪资水平在左右。”刘晨分析说,从地理位置看,安徽到福建和江浙的距离差不多,但是从前几年老乡反馈的情况看,江浙企业相对规范,企业规模大,待遇相对高。工人基本上每月都在1000元以上,1500元以上的也不少。而泉州,除了一些品牌企业外,大部分企业工资待遇还保留在10年前的水平,在七八百左右,无形中降低了吸引力。

  这一点,第一次来泉州的江西新余市扶贫办李雄明也有同感。他说,新余市是“全国职业教育城”,全市有22所职业学校,平均每年向外输送4万多名技能型学生。可惜的是,作为向泉州输出劳动力的大省,新余市的技能型学生却多到江浙一带,“从来没有组织来泉州过”。李雄明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福建企业的总体工资待遇吸引力不够”。

  “提高待遇

  是大势所趋”

  工资待遇,几乎所有参加洽谈会的企业都认为这是企业吸引工人的首要条件。记者了解到,泉州的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提高工人工资待遇了。

  泉州富丽礼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敏辉说,为了引人、留人,他们以前两三年才调一次工资,这两年来,每年就上调10%。经过培训后,普通工人的工资将在1000~1500元。“不这样不行,工资待遇不提高,我们拿什么吸引工人?”黄敏辉说,而且,现在工人的需求也比以前更多样化,不但要求工资四位数以上,还越来越看重企业文化和福利。

  这是富丽第二次参加洽谈会,去年,在政府牵线下,他们引进了100多名工人。

  “我们也每年都在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工价,工资待遇属于同行业中上水平。同时加大了硬件的投入,营造更好的企业环境和文化。”泉州格林服装有限公司总厂厂长王华东建议工人不能单纯只看最低工资。对于学徒工,企业一般只给最低生活保障,如果要以这个来衡量企业的工资待遇的话,那有失公平,这是工资制度的问题。

  “工人还应该看到泉州企业工资上涨的空间。”特步(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人事课主管魏庄全认为,工人工资的待遇和自身的价值提升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新手,企业是无法承诺你高薪的,但是企业能为你提供高薪的机会。

  “首先是培训,这正是企业给工人提供的升值空间。试用期后,普通工人基本都能拿到1000元以上,熟练工还能拿到2000元以上。此外,企业还给工人提供了发展空间,每年从一线工人中提一批储备干部,工资自然又上涨了。”魏庄全说,正是处在同行业中较高的工资水平,他们目前不缺工,这次来参加洽谈会也是考虑“长期合作伙伴的”。

  “待遇引人,这服从经济规律走向。”对此,泉州劳动就业中心副主任、经济师刘良裕说,泉州企业的待遇正在不断提高,企业拼待遇、拼福利,为的就是引人、留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