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电脑教学在山区学校遇尴尬 电脑多被闲置资源浪费严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16:19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本报讯近几年,我省不少中小学校都给学生装备了电脑,但记者近日在粤东山区采访时发现,经费不足和计算机老师匮乏使部分山区学校在电脑教学上遭遇了尴尬,投资不菲的电脑被闲置,学生的电脑课被迫“缩水”或干脆停课。

  日前,大埔县一所农村小学的校长向记者诉苦:前几年,有关部门给他们学校捐赠了一批电脑,学校也建起了电脑室。但现在他们都不敢开电脑,好好的电脑只能被闲置在机
房,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现象 电脑课被迫“缩水”和“砍掉”

  据了解,从2001年开始,粤东山区一些市、县教育部门通过与有关公司合作,以“卖方信贷”的方式装备该地区中小学校的计算机,即先由公司负责安装电脑等硬件,然后由教育部门通过分期付款的形式来支付电脑购置款,为当地中小学校装备了电脑。

  装备了电脑,本是件好事,但不少中小学校在电脑的使用教学上却遭遇了尴尬。据了解,目前粤东山区不少中小学校存在电脑课被迫“缩水”或干脆被“砍掉”的现象。梅州城区中小学的1个班级,在一周时间内普遍能开1至2节电脑课,与珠三角地区的大多数学校同步;而农村山区中小学校的电脑使用率却非常低,部分靠社会热心人士捐赠而装备了电脑室的学校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都难得上一节电脑课,长年累月下来,电脑显示器外壳和键盘上都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好好的电脑被闲置在机房,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原因 交不起电费和缺少专业人员

  经费不足是造成中小学校不敢使用电脑的一个直接原因。以“60+2”(60台学生机、2台教师机)的计算机室为例,一堂45分钟的计算机课下来,光电费一项就要花去10元钱,全校有那么多个班级,一周便要支出数百元。如果要上网,那费用就更高了。最后,学校只好“忍痛割爱”把学生的电脑课人为“缩水”或干脆“砍掉”。

  计算机老师匮乏是造成中小学校电脑闲置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近几年,梅州市各级人事、教育部门和学校都陆续对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老师开展了计算机培训,部分老师也通过自学等方式掌握了一些电脑知识。但由于力度和深度的限制,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和维护计算机的老师还很少,尤其是“科班”出身的计算机专业老师更是匮乏。

  对策 以优惠政策吸引专业人才

  有关人士建议,应鼓励和吸引年轻且有计算机特长的教师到山区中小学校执教,当地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可制订一些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制订中短期培训计划,加强对在岗老师的计算机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使山区中小学校老师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为山区孩子与城里孩子同在一条起跑线上起跑创造条件。(据《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