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议案在“精”不在“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01:30 安徽在线-新安晚报

  今年广东省人代会期间共收到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18件,远低于去年的265件。最新出台的《人大代表议案处理办法》规定“代表议案应当有案由、案据和方案”,使得代表提交议案“门槛”大大提高,这是今年广东省人大代表议案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

  (《中国青年报》2月28日报道)

  人代会期间代表提交议案数量的多少,往往被认为是他们参政议政的热情高不高、能力强不强的直观体现。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人代会收到的代表议案似乎越多越好,参与提交议案的代表似乎越广泛越好。然而,片面追求代表议案的数量,难免会影响议案的质量,主要表现在:

  其一,一些议案缺乏广泛的民意基础,甚至是个人“拍脑袋”的产物。近年来,一些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或建议)一经媒体报道,就会立即遭到社会公众铺天盖地的质疑和反对,其根源恐怕就在于代表在提交议案之前,没有广泛地征求民意,而只是凭着个人的主观意愿便贸然提出议案;其二,一些议案粗制滥造,甚至是“临时抱佛脚”的产物。少数人大代表临到要开人代会了,才觉得应该提交一份议案以体现自己参政议政的热情,临时拼凑的结果,只能是粗制滥造、漏洞百出;其三,一些代表提交的议案初衷虽好,理由也充分,却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案,这样的议案好看,却不实用;其四,一些代表提交的议案停留在低水平重复的层次上,年年岁岁花相似,了无新意……

  显然,代表的议案在于“精”而不在于“多”,议案应该首先重视质量,在重视质量的基础上再追求数量。没有质量保证的代表议案再多,也只能是华而不实,图一时热闹,而于解决实际问题无补。所以,给代表议案挤挤“水分”,提高代表提交议案的“门槛”,严把议案质量关,是一种值得称道的求真务实之举。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确实有太多问题需要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加以解决。我们又不可能寄希望一次人代会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如果一次人代会能切实解决几个老百姓关心的问题,那么这样的人代会就是圆满成功的人代会。从这个角度讲,人大代表们切勿急功近利,为了提交议案而提交议案,不要提交那种缺乏广泛民意基础、缺乏缜密思考论证、缺少可行性方案的议案。换句话说,为了适应提交议案的高“门槛”,人大代表们就必须时时不忘自己肩负的职责,平时多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多作一些调查研究,努力提高议案的质量,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如此,则不仅是人代会之幸,更是百姓之福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