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鲁园工会生存遭遇三大困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02:26 时代商报

  阅读指引

  

  全国首家农民工零工市场工会——沈阳鲁园农民工工会挂牌至今已10月有余。一份成绩单显示,鲁园工会目前已发展会员5200名,接待农民工来访1000多人次,为农民工成功
维权45起,涉及金额23.2万元,帮助指导农民工签署劳动协议30多份。

  虽然沈阳市发展农民工加入工会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在运行中,却掩饰不了自身的生存困惑。昨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就组成“调研组”为鲁园工会“把脉”。

  困惑一维权只能靠“跑”和“磨”

  

  鲁园作为东北最大的零工市场,日均流动量2000人次,年则达到50万人次左右,到此务工的人员80%是农民工,据沈阳市总工会统计,这些农民工来自全国12个省份,而这些外来务工者维权意识不强。

  鲁园工会的副主席张学东说:“往好里估计,在鲁园打零工的农民工,与用工老板签合同的不超过80%,而这些没有任何凭证的农民工如果被欠薪,劳动局、清欠办、司法部门或是不受理、或因调查取证难,无望解决,最后找到鲁园工会。”

  由于经费紧张,鲁园维权协会的杨春文和杜荣杰,常常是走上个把小时去欠薪单位,路实在远就坐公交车,有时为了12元的工资,他们也常常要登门几次。

  农民工郭宝贵的750元被欠工资,就是鲁园工会的工作人员,通过20余天坚持不断地电话追讨才要回的;农民工刘洪霞被一家饭店拖欠150元工资,找到鲁园工会后,杨春文去了2次饭店、4次沈河区劳动局、1次沈河区个体工商协会,并借助媒体曝光3次,历时1个多月,终于使刘洪霞拿到了劳动所得。

  对于维权的辛酸,张学东说:“农民工是弱势群体,农民工工会同样处于弱势。”

  困惑二会费紧张工会难以为继

  

  从鲁园工会成立之初,就面临着“能走多远”的疑问:一是打零工的农民工流动性很强,能否真正组织起来?二是经费的来源如何保证?

  记者了解到,自鲁园工会成立以来,沈阳市总工会和和平区总工会各拨了1万元钱;沈阳两家企业共捐赠2.5万元;作为工会组织运行的主要经费来源——会费,虽然陆续发展了5200名会员,但目前,鲁园工会会费仅收来2300元,这主要是得到工会维权帮助的会员主动交的。而鲁园工会全年的经费需要10万余元。会费收入微薄、且没有实体依托的鲁园工会,光靠不花钱的支持,鲁园工会确实走不远。

  困惑三工会需进一步加以规范

  

  “鲁园工会的成立,不仅填补目前我国零工市场工会组织形态的空白,而且其组织模式也有突破之处。”昨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张秋俭在辽宁调研时如是说。

  张秋俭称,辽宁省、沈阳市两级工会通过抓建会,最大限度地把进城务工人员组织到工会中来;通过抓制度,建立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政策法规保障机制;通过抓清欠,保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收入分配收益;通过抓帮扶,为进城务工人员解决急难问题;通过抓安全,保护进城务工人员的生命健康权。“建这样一个农民工工会,在工会组织发展上是一个新的尝试,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这个新模式工会的长远发展,确实面临着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沈阳市对鲁园工会进一步加以规范。

  沈阳鲁园农民工工会得到全国总工会的肯定。张秋俭说,解决农民工这样一个流动性很大的群体的入会问题、权益维护问题,是个很有意义的探索。沈阳鲁园农民工工会通过讨要欠薪这个切入点,赢得了农民工的爱戴和支持,并通过培训来提升农民工的素质,来实现更大的对农民工利益的维护。这些做法值得在全国推广。

  记者 周筠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