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沈阳奥体中心工程奠基开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03:38 辽沈晚报
沈阳奥体中心工程奠基开工

奥体中心工程奠基开工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省委书记李克强下达开工令,省长张文岳向施工方授旗,奠基第一锹标志着辽宁开始迎接奥运

  本报讯 一年零四个月之后,形如胜利女神皇冠的奥体中心将矗立在沈阳的南部。

  昨日上午10时许,辽宁省省委书记李克强宣布:“沈阳奥体中心开工!”这个时刻
,标志着辽宁迎接奥运从奠基第一锹开始。省长张文岳为施工单位授予了写着“造精品工程,迎奥运盛会”的大旗。

  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陈政高,沈阳市市长李英杰也出席奠基仪式。市长李英杰表示,这个专门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的足球赛事而修建的体育场馆,将成为沈阳“十一五”时期的重大城建项目,将成为城市的一座标志。他希望,奥体中心能够提升沈阳中心城市形象,扩大沈阳的知名度。

  从地面上看,新落成的体育场将是一个美丽的皇冠形状。两旁的看台顶棚则像胜利女神手中拿的橄榄枝。 按照规划,沈阳奥体中心共包括“一场三馆”,主体部分就是一座能容纳6万人的体育场,其西侧是一座容纳1万人的综合体育馆,东侧依次是一座容纳4000人的

网球馆和一座容纳4000人的游泳馆。不过目前只有体育场完成了全部论证规划,其余三个场馆,还要进一步完善。

  沈阳奥体中心位于浑南、沈阳国际会展中心北部,南临浑南大道。从奥体中心体育场,一直往北延伸,横穿浑河,就能抵达沈阳故宫。参与奥体中心选址工作的市政府官员向记者透露,他们有意将体育场安排在这里,这是沈城传统的中轴线。

  沈阳市副市长邢凯在现场告诉记者:沈阳奥体中心占地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工程投资总概算19.7亿元。预计今年11月20前完工,2007年7月全部竣工。

  记者了解到,为了方便市民前往奥体中心,市政府打算在奥体中心北侧修建一条贯穿浑河的水底隧道。

  据悉,沈阳奥体中心体现“绿色、科技、人文”三大奥运理念。

  奥体中心可能让沈城重心南移

  经济学家:沈阳南面文化味更浓了

  “奥体中心的落成会促进沈阳重心南移,沈阳南部的文化味越来越浓了。”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林木西教授这样评价奥体中心的开工。林木西说,奥体中心对沈阳最直接的意义是,它会成为沈阳新的标志性建筑,迎接奥运会。外地人会通过对奥体中心的感受,增加对沈阳的了解。奥体中心的投入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沈阳的经济发展,带动沈阳的旅游业、餐饮业。

  另一方面,奥体中心潜在的影响绝对是不可低估的。人们一直为浑南的经济发展速度而惊叹,而奥体中心无疑给飞速发展的浑南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随着沈阳城向四周拓展空间,一个新的文化的浑南必将吸引更多人的视线。

  另外,随着沈城空间的扩大,浑河变成沈阳的内河,原有的中心会逐渐地南移。而作为沈阳三大标志性建筑的奥体中心和会展中心、扩建的桃仙机场一起,彻底改变浑南的建筑格局。这一切都为城市的重心南移提供了硬件上的支持。

  老体育场:将成为新的商务区

  奥体中心落成后,原有的五里河体育场旧址,会变成什么样?记者了解到,计划到2010年,辽宁体育馆地区有望成为中央商务区,而南部的五里河体育场地区将建设成为电子化中央商务区。沈阳市打算以五里河体育场及辽宁体育馆搬迁为契机,吸引大量的跨国公司、金融保险机构、大超市等入驻。

  沈阳建馆虽晚但不耽误事儿

  沈阳市在承担2008年

北京奥运会足球赛事的5个城市中,是最晚修建专用体育场的一个。

  和沈阳一样,全国还有另外四个城市分别承担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足球赛事项目,它们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和秦皇岛。记者昨日连线这些城市,原来沈阳是这些修建足球赛事体育场馆城市中动手最晚的一个。

  北京新建国家体育场,可以容纳10万人,并改扩建奥体中心体育场,可以容纳4万人,改扩建工人体育场可以容纳7.2万人;上海修建了可以容纳8万人的东亚体育中心体育场,目前已经可以使用;天津新建奥体中心体育场,可以容纳6万人,目前主体完工;秦皇岛新建奥体中心体育场,目前也已竣工,可以容纳3.3万人。

  尽管沈阳市开工最晚,但是有关方面表示,沈阳的奥体场馆保证及时竣工,绝对不会耽误赛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