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青岛生物产业获突破 一批高科技企业迅速成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03:56 青岛新闻网

  本报讯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我市将生物工程产业作为四大新兴科技产业之一全力发展,目前已在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涉及工业、农业、生态环境、能源、海洋、医药等多方面。其中,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三大领域产业特色鲜明,海洋生物工程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2005年,我市实现生物工程产业产值45.3亿元,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喜人局面。

  生物基础研究实力雄厚,优势比较突出。全市拥有11所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拥有省、部、市级重点实验室17个,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其中,国家海洋科研中心、国家深潜基地和“863”海洋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相继落户我市,形成了在海水养殖、海洋药物、体细胞克隆、动物疫病防治、医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研发优势。目前,我市在研的“863”计划中的海洋领域项目142项,占全国项目总数的30%;国家“973”计划中的海洋领域科研项目占全国项目总数的80%,“908”专项获得科研经费1.7亿元,每年列入科技部支持的重点项目约20项。

  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东海药业研发的系列微生态药物及保健品等生物高技术产品获6项国家新药专利、9个国家新药和9个保健品生产文号,成为全国最大的微生态药品生产基地;国大生物制药股份公司开发生产的基因工程新药———重组链激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拥有两座兽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车间和一个高标准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是农业部定点禽流感疫苗生产基地之一。

  科技企业和研发人才不断集聚,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已拥有生物技术科研人员14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7人,主要集中在海洋生物、农业生物和医药生物等领域。国大生物、东海药业、博新生物、科谷酶业、山东海汇、宝依特等一批生物技术企业初具规模,总数达到64家,其中1/3以上拥有自己的专利产品。

  据悉,我市有关部门将制定出台《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配套扶持政策,对生物工程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和有效引导,特别要在基础研究、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加速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把发展生物工程产业作为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力争在全国生物产业发展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报记者张子倩本报通讯员宋长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