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普法不能板着脸说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04:18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有了这本书,我们向社区居民做法制宣传就好办了。”2月22日,从成都市武侯区检察院检察官手中接过一沓《走进刑法》,武侯区棕南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雷雪霜十分高兴。

  《走进刑法》是武侯区检察院编辑出版的全国第一本中学生刑法前置教育读本。目前,该区8700余名中学生已全部使用《走进刑法》作普法教材;今年3月,《走进刑法》还将
走进全区88个社区和5个村,将刑法知识带进千家万户。

  “一进校园,就吸引住孩子们的目光”

  《走进刑法》的诞生,来源于武侯区检察院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长期关注。

  2004年,我省共批准逮捕未成年犯5720余人,是2000年的2倍。“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法制教育跟不上。可惜的是,目前学校既未设法制教育课,也没有合适的教材。”武侯区检察院检察长刘雄川说,如今不少社区、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往往一学期聘请一位干警做一两次专题讲座、组织看一次专题片就了事,许多青少年直到上完大学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法制教育特别是刑法教育。

  去年11月,某大学一学生在百脑汇电脑城偷窃一台电脑主机,被保安抓住后竟说“喜欢就顺手拿走了,不晓得是犯罪”。说起这件案子,刘雄川痛心疾首:“哪怕具备最基本的法律常识,也不会干这样的傻事啊!”

  “能否结合办理过的案例编写一本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普法读本呢。”刘雄川的建议得到同事们一致赞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4月,《走进刑法》正式出版。

  当月底,《走进刑法》走进武侯区20多所中学。“一进校园,《走进刑法》精美的卡通漫画、浅显易懂的法制小案例很快吸引住了

  孩子们的目光,同学们抢着阅读。”对《走进刑法》在学生中的大受欢迎,成都五十中副校长张剑连称“惊喜”。以《走进刑法》为课本,成都五十中常设了法制教育课。上学期,学校还为此组织征文比赛,全校1800多名

  学生交了1000多份读后感。张剑告诉记者,本学期学校将“趁热打铁”,专门开设一间法制教室,组织学生搞“模拟法庭”,寓教于活动,让学生主动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普法必须从娃娃抓起”

  《走进刑法》的问世,引来各方关注。

  “普法必须从娃娃抓起。”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龚鸿说,他们学校一直想开设法制教育课,但苦于没有合适的教材,未能如愿。“这下好了,《走进刑法》填补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一项空白。”

  在前不久召开的成都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龚鸿建议,将《走进刑法》纳入全市中小学课本,让法制教育进课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童若春也提出,以《走进刑法》为普法读本,对广大农村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

  “《走进刑法》的成功,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普法不能板着脸说话。”作为武侯区检察院青少年犯罪预防中心的特邀顾问,四川省社科院未成年犯罪研究所副所长胡光伟对《走进刑法》给予了特别关注。他认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是关键。“现代青少年自我意识强、自律能力弱,但许多时候我们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往往不考虑他们的认知特点,没有把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板着脸说话,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胡光伟接着说,青少年普法是一项长期工作,不光是刑法教育,交通法规教育、安全教育等都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

  目前,《走进刑法》已被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选为青少年优秀读物陈列,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六部门评为“2005年全国青少年优秀读物100本”之一。

  ■本报记者黄先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