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走下“神坛”,雷锋离我们更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06:42 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在 3月 5日雷锋纪念日临近之际,《雷锋1940—1962》近日推出。与以往介绍雷锋的图书不同,这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立体、丰满的雷锋形象:他是一位时尚潮流的追求者,穿皮夹克戴手表,骑着借来的摩托车照相;他也是一位时代潮流追随者:参加少先队、当政府公务员、成为钢铁工人……(本报昨日报道)

  这是一个活生生的雷锋形象,与我们印象中的雷锋大不相同。我们印象中的雷锋,
是一个时时刻刻做好事、做了好事还不留名的雷锋;是一个毫无一己之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是一个品格无比高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一生的雷锋……这样的雷锋形象,无疑是令人崇敬的,可这样的雷锋形象太高大了,高大伟岸得近乎一尊神,让人们觉得他离我们太过遥远,难以企及。

  正是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将雷锋请下“神坛”,向人们展示一个活生生的雷锋形象,显得尤为有意义。这告诉人们,雷锋也是一个普通人,他有喜怒哀乐,有七情六欲。只不过,他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而是一位有责任感、有爱心、有追求的人。而我们每个普通人,只要心中少一点自私,多一份爱,只要愿意去做,我们也可以成为像雷锋那样的普通人。我想,这样的雷锋形象,因为与人们贴得更近,所以更容易激发人们“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情;而一个活生生的雷锋形象,不仅无损雷锋的声誉,相反,一个是“人”而不是“神”的雷锋,才让人们感到既可敬又可亲。

  其实,让雷锋走下“神坛”,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时代观念的进步。还原雷锋的本来形象,说明我们更加求真、更加务实了,更能把一个人当作“人”来看待,更加尊重一个人——哪怕一个英雄人物的喜怒哀乐。说明我们已经能够理性地把一个“榜样”的平凡的一面,与其不平凡的一面分开来看,不会用他不平凡的一面来掩盖他平凡的一面,也不会因为他平凡的一面而影响对他不平凡一面的评价。

  我们这个时代,不缺少英雄楷模,更不缺少感动中国的普通人,而不管谁成了宣传典型、学习榜样,都不应该是“高”、“大”、“全”的。让榜样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更近一些,才会带给人们无穷的力量。晏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