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6高考论坛在京举行 高考如何冲刺专家支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07:26 扬子晚报

  2月28日,“2006中国高考论坛”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高考大纲审定委员会的专家在论坛上细说考纲变化缘由,详释新考纲对江苏省命题的指导作用、江苏命题会有哪些应对措施、06年江苏卷会有什么新特点和新变化,并对学校备考的方向进行有力指导。同时,围绕江苏考卷的特点和变化,专家科学性地针对不同学科权威地为学校的高考冲刺出谋划策,支招点拨。

  1.语文(王大绩,语文特级教师,高考命题研究专家,06年考纲审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阅卷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高考对属于语言积淀范畴知识的考查,大多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应用的而非纯记忆的、个性的而非普适的。语言积淀主要靠日常课内课外学习和生活来充实。备考的主要任务则是对语言积淀进行个性化的调理、筛选、补漏并压缩范围、强化巩固记忆。王大绩在谈到作文训练时强调了他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就是:让学生对“一盆土浇水施肥,可以种活各式种子”,也就是感悟自己熟悉的生活,可以写好所有文题。

  2.数学(储瑞年,06年考纲审定委员会委员,数学特级老师,教育部新教课标教材主任编委,国家级学科带头人)

  二轮的复习主要是专题复习,要设计好专题,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①揭示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复习中必须重视的局域性知识网络:有1.函数与方程、不等式,2.函数与导数,3.数列与函数、不等式,4.三角函数与三角变换,5.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6.平面向量与函数的图像、解析几何,7.计数与概率。②提炼数学思想,倡导理性思维。目前高中教学中得到广泛共识同时在复习中必须加以重视的数学思想方法有:1.函数与方程思想,2.数形结合思想,3.分类与整合思想,4.转化与化归思想,5.特殊与一般思想,6.有限与无限思想,7.必然与或然思想。③把握学科特点,提升能力水平。数学学科的特点:1.概念性,2.思辨性,3.不变性(变化中的不变),4.应用性:概率模型,函数模型,数列模型,几何模型。

  3.英语(范存智,06年考纲编委,北京市级教研员,英语学科带头人)

  2006年自主命题省份的增加,促使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命题的监管力度。江苏虽然实行自主命题,但在统一的命题指导思想和严格把关下,相信不会超出大纲所确定的整体范围,但试卷的总体难度较往年应该会稍微有所增加。

  在下阶段的复习中各位考生和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听力要注意功能与信息及信息题中的功能词汇;单项选择题要注重记忆、理解、应用能力的考查;完形填空题要兼顾点线面,识别明喻与暗喻;阅读理解题要会辨文体,谙熟特色,广读提速,按图索骥;短文改错题要互批作文、常练、积累;书面表达要注意扣题、成文、出彩。

  4.物理(苏明义,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跟2005年的高考大纲相比,2006年高考大纲(物理学科)没有做任何实质性的修订,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各位考生和教师仍应将重点放在基本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的理解上,突出重点内容,强化学科内的综合能力,重视对规定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对非重点部分的知识内容,注意排查知识死角。高三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主攻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指导,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解题规范和应试策略技巧的训练,同时还要关注最新科技进展及社会热点问题,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化学(郑克强,06年考纲编委,考试中心命题及评价专家)

  2006年高考大纲化学学科除了删除了几处超出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将两处“掌握”的要求层次,改为“理解”之外,只对个别文字表述作了修改,所考查范围与知识点与2005年相比均无大的改动。后期备考仍应以大纲为准绳、以掌握主干知识为重点,构建知识体系,发展学科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时也要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

  6.生物(林祖荣,06年考纲编委,考试中心命题及评价专家)

  在以后的复习中,建议江苏的师生不要停留在江苏的试卷,还应适当了解全国试题趋势;不要被往年试题中出现的问题牵着走;复习中还是应该在考查能力的基础上回归教材,加强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学习,重视文字及其他表达方式的学习,加强信息的获取及迁移能力的锻炼。扬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