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债难买 各说各的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07:35 大众网-生活日报

  生活日报3月1日讯(记者魏传强实习生季长亮侯博)今天是2006年首期凭证式国债发售的第一天。由于本期国债的收益率比去年明显降低,很多银行界人士此前曾预言本期国债的销售状况将会较为平稳。但出人意料的是,今天各家银行普遍出现了排队场景,与此同时,一些银行还出现了不售而罄的状况。

  银行详解国债难买缘由

  与前几天相比,本期国债的收益率相对偏低,为何还如此难买呢?省城银行界人士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首先,由于银行在发售凭证式国债时,普遍采用联网的方式进行,在总额度一定的情况下,某个营业网点发售的多,其他网点必然发售的少,由于省城周边区县的营业网点开门时间较早,往往能提前发售很多国债。其次,现在不少股份制银行采取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方式来提前预订国债,这些渠道同样分流了不少额度。

  此外,需求量不断增大,也是国债愈发紧俏的重要原因。由于国债收益稳定,不受调息、市场起伏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对于一些收入稳定不愿感受风险和经受动荡的群体,尤其是中老年人来说,自然有着特殊的魅力。由于这是今年第一次发售国债,很多在年前积累了闲钱的市民自然会拥向银行。

  市民呼吁国债发售透明

  尽管银行对国债难求作出了种种解释,但是很多市民却持有不同意见。今天上午,记者在很多营业网点看到了排队老人与银行工作人员发生争执的场景。已经连续3次排队还未买到国债的朱文新老人抱怨说,银行每次总是以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借口来搪塞客户,实际上买国债的人多是老年人,他们有几个懂得这些新业务,真正通过这些方式买国债的人不会太多。

  在某银行营业大厅,五六位市民对国债的流向产生怀疑,他们认为很多银行提前将国债截留,才是导致国债难买的主要原因。其实这些市民的怀疑不无道理,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大客户经理便向记者透露,为了有利于业务发展,在发售国债时,的确有不少银行存在暗箱操作:内部职工优先、亲朋好友优先、存款大客户优先等现象已经不是秘密。

  不少市民提出,今后国债发售应当体现透明原则,一方面银行各网点应当同时发售;另一方面,应该对外公布发售国债的具体额度和笔数。对于存在暗箱操作的银行,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处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