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再也不为上学发愁了"春季中小学开学首日见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08:43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与往年一样,又一个新学期开学日如期而至。

  然而,今年的3月1日,对于我省61万农村牧区的孩子来说却格外“温暖”。因为从今以后他们再也不用交纳学杂费了!当这一喜讯传到河湟谷地,传到偏远的山区、广袤的草原时,我们看到的是农牧民脸上激动的泪水,听到的是孩子们能安心上学的朗朗笑声。

  免学杂费 ——— 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

  这一天,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英德尔乡中心寄宿制学校里像过年一样热闹,牧民们带着孩子早早地来到学校报名。

  卓玛吉老师说:“今天我们班上的36名学生全部报了名,尤其是4个辍学的学生也来报名上学了,我特别高兴。”

  更尕村二社的牧民切俄太家带着他的两个姑娘高高兴兴地来到更尕村寄宿学校报名,他激动地说:“由于草场沙化严重,我家牲畜逐年减少,成了村子里的特困户,大姑娘兰措吉靠着乡干部的捐助勉强上学,小姑娘央卓不得不离开学校在家放牧。虽说学校的老师经常到我家劝说,让我送孩子上学,小姑娘也天天闹着要去学校学习,但是,家里实在太困难了,只好让孩子放弃上学的机会……今天,孩子上学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免学杂费对已经辍学一年半的王静来说更是天大的好事。

  13岁的王静出生在湟中县上新庄镇东沟滩村,不到一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后来母亲改嫁,她和姐姐就跟随爷爷奶奶住在西宁市南川郊区,家里就靠两头奶牛维持生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奶奶经常到学校诉苦,常有让两个孩子辍学的念头。每次奶奶来学校,学校老师就会给她做思想工作,同时,还减免了姐妹俩的部分上学费用。到2004年春季开学时,王静因实在交不起学杂费而辍学,姐姐也只上到了五年级。

  去年10月,她们听到了实施的“两免一补”政策,爷爷奶奶又送王静来到了学校,可惜,她报名有点晚,错失了一次机会。今天,王静高高兴兴地报了名。当爷爷奶奶听到只收了10元钱的作业本费,激动地流下了泪水,嘴里高兴地念叨:“这下好了,我的孙女再也不会上不起学了。”

  免学杂费 ——— 宽了家长的心

  3月1日,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学校的师生们沉浸在喜悦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让这里的每一位家长、学生和老师都备感欢欣鼓舞。

  有两个孩子的农民詹红权激动地说:“过去每到开学前,家里就要为两个孩子近200元的学费东凑西借,尤其是春季开学时,还要准备春耕用的化肥、种子钱,很紧张。今天,上小学的孩子只交了8元的作业本费,上中学的孩子只交了10元的作业本费,省了一大笔,也省得我们再到亲戚朋友处去借钱了,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这天下午的乐都县高庙镇新盛村小学打扫得十分干净。在校园里,记者见到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正在和一位老师说话。这位老太太名叫付永桂,是送小孙子俞尧来报名的。她说:“国家免了小孙子的学费和书本费,卸下了我心上的一个大包袱。”

  原来这个孩子是奶奶用种地膜洋芋换钱抚养的,四年来,俞尧的学杂费和书本费都是一位叫潘锋的武警干部资助的。这下好了,免除了学杂费,也免除了付奶奶一份“感情债”。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英德尔乡浪娘村一社的李太家中有5口人,李太和年迈的母亲长年患有疾病,昂贵的医药费使得原本并不宽余的家庭雪上加霜,两个孩子一个辍学在家,另一个在乡政府干部的资助下勉强读到了初中。今天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孩子上学的学费和住宿费全部免除了,我的小儿子又回到了学校,再也不用麻烦乡上的干部为我孩子的学费费心了。”

  免学杂费 ——— 校长不再为经费发愁

  往年开学时,总是愁容满面的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学校校长布克,今天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过去每个学期,学校靠下拨的9000元经费加上291名学生3400元的学杂费,要负担学校的一切开支显得特别紧张,为了省钱,冬天本该一天一个班用5块煤,因为买不起那么多的煤只能一天烧3块。为交不起学费的学生垫资,也成了老师们开学时的‘惯例’。今年,上面下拨的2万多元经费早在开学前就打到了学校的账上,算下来比往年每学期还多了7000元。说实话,省上出台的农村牧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保障了学校经费,我们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发愁了。”

  据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教育局副局长胡建乐介绍,今年春季开学,海西州有32413名义务教育阶段农牧区学生和城镇贫困学生免除学杂费,金额达177.3万元,这些学生也免交课本费,但这并不影响各学校的正常开支。因为在减免这些学杂费的同时还争取到中小学公用经费94.4万元,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补助和贫困学生助学金也有109.9万元。

  乐都县教育局副局长周永善告诉记者,乐都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291所,37365名学生。按国家政策享受免教科书费的有35381名学生,其中农村的有34228名,城镇低保家庭的学生1153名。县教育局于2月14日已将256万元保障经费下拨给了各学(区)校,保障各学校的正常运转,坚决杜绝乱收费。(记者/马小雁 孙世成 姜海军 建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