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吃得好 吃得方便 吃得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09:00 解放日报

  昨天,本报从上海市食药监管局独家获得了本市首份食品安全“白皮书”。这份题为《2005年上海食品安全状况报告》翔实记录了2005年本市的食品安全情况,一个个记载食品质量的数字背后,为广大市民“吃什么”、“怎么吃”提供了有益参考。

  外出用餐受欢迎

  报告显示,2005年,本市平均每天消费猪肉1000吨、禽肉330吨、鲜奶800吨、水产品800吨、蔬菜15000吨,可谓营养丰富。而从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来看,恩格尔系数正在稳步下降。2005年,上海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4,年人均食品支出4593元。同时,市民的饮食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更加喜欢便捷的外出用餐方式:城镇居民在外用餐约占所有食品消费的三成,远高于全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比重;而选择在单位、学校、工地等食堂进行集中就餐的市民也不少,仅午餐一顿,去年全市每天就能消费掉盒饭200多万盒。

  吃得好、吃得方便,同样吃得安全。报告指出,由于食源性疾病防控更加规范,本市的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呈明显下降趋势。去年,全市共报告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38起,中毒970人,比前年分别下降了47%和52%;而全年食物中毒报告发病率为6.06/10万,低于近年来10/10万的平均发病率。

  主渠道更加安全

  报告显示,食药监管部门去年起在全市范围的连锁超市、大卖场、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食品供应主渠道,设置了79个食品污染物监测点,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修订的污染物项目和食品,确定了重金属、农药残留、兽(渔)药残留、环境有害物质等131项食品污染物项目。一年中,食药监管部门对14大类、4889件食品进行了监测,项次总体超标率为1.26%、各类致病性微生物项次总体检出率为0.70%。这一结果表明,本市食品安全总体处于有序、可控状态,主渠道供应的食品质量尤其稳定。

  与此同时,本市各级食药监管部门在市场上共抽检了16大类25019件食品,21067件符合卫生标准,总体抽检合格率为84.2%。其中,重点食品的质量相当好:酱油、酒类、食盐、巴氏杀菌奶、酸奶、饮料、食用植物油及休闲食品中的鱼干片、膨化食品、糖果、肉干肉脯抽检合格率达到或接近100%;学生盒饭及其食具、粮食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冷饮饮料、休闲食品(烘炒食品除外)、叶类蔬菜、水产品、酒类、调味品、罐头食品、月饼等的抽检合格率超过90%。

  薄弱环节待改进

  不过,报告也同时指出,本市的食品安全仍存在部分薄弱环节,有待改进。

  据统计,2005年上海每天消费的食品中,80%的粮食和瓜果、70%的猪肉、禽蛋和水产品、50%的蔬菜主要依赖外省市供应。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源头污染问题没有完全控制,使得部分外来食品仍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一些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整体水平不高,造成部分食品的抽检合格率较低。而无证照地下食品加工窝点也时有“回潮”,致使制售假冒伪劣食品问题尚未根除。

  任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