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潜心研究“变性鱼”产量大提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09:43 江南晚报

  本报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调控鱼类的性别来优化它的基因以提高产量。日前,记者从无锡太湖畔的该研究中心了解到这项鱼类性别决定基因的研究成果。

  这种被控制性别的鱼名为奥尼罗非鱼。它是奥利亚罗非鱼(雄)与尼罗罗非鱼(雌)杂交所得的高雄性率杂交鱼。

  而性别调控的难度在于保证亲本的纯度,亲本越纯,则雄性率越高,可达95%以上。研究人员介绍说,由于罗非鱼雄鱼比雌鱼生长快40-50%,奥尼杂交鱼又比“双亲”生长快20-30%,因此养殖高雄性率奥尼鱼可大大提高产量。池塘主养奥尼罗非鱼产量一般可达每亩800公斤左右,高的可达1000-1500公斤。同时,因罗非鱼繁殖力强,单纯养殖尼罗罗非鱼,池塘中会由于有大量小苗而影响养殖产量和成鱼规格,最终影响养殖效益,而养殖高雄性奥尼杂交鱼,则避免了罗非鱼的过度繁殖,保证了产量和规格。

  鱼类性别决定基因的研究虽属基础性研究,但它的研究成果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可观的经济收益。据了解,每亩的养殖利润一般为1000-2500元,而以饲料成本为主的养殖成本却不高。罗非鱼养殖是我国目前重要的出口创汇水产品。(金恬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