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能忘掉这些不愉快的成长经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12:32 新闻晚报

  口述 苏苏 31岁 研究生

  与苏苏谈话很累,她聪明而敏感,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就会伤害到她。她一遍又一遍地问我:“你能理解我吗?能吗?当然,你是不可能真正地理解我的,因为,你不是我,你没有经历过我所经历的事情。”

  听完她的叙述,我想告诉她:我理解了你,也接受了你,并且很愿意成为帮你走出阴影的朋友。

  关键句:1、在我4岁的时候,妈妈生了弟弟。我就此彻底失去了与他们真正亲近的可能。2、“一个人,如果和自己的亲身母亲也处不好关系的话,那么她同任何人也处不好!”这样的话常常令我不寒而栗。

  有一次,我在路上看到一位母亲小心翼翼地扶着她的孩子下台阶,那个孩子一看就是个智障儿,可那个母亲看孩子的眼神里充满了关心、怜惜和温情。我当时就想,假使我的母亲能像那个妈妈一样地在乎我呵护我,哪怕用那样的目光打量过我一次,我宁愿做那个残疾儿!有时候,我甚至会有一个很无情很荒唐的想法,我宁愿我从小就是一个孤儿,那么至少我会有一份美丽的幻想,幻想我曾拥有过世界上最好的父亲和母亲……

  我不是父母想要的孩子

  我的父母都是大学毕业分配到外地工作的。在我出生57天的时候,母亲就把我寄养到了上海的爷爷奶奶家。童年的我,羞涩而内向。在家里,有父母撑腰的表哥表弟才是“王”。在学校里,我功课一般,又没有什么文艺天分,从来不是老师的宠儿。父母是过年的时候才出现的“陌生人”。有几次,他们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甚至躲到了叔叔和姑姑们的身后,不好意思把“爸爸妈妈”喊出口。在我4岁的时候,妈妈生了弟弟。我就此彻底失去了与他们真正亲近的可能。

  10岁那年,父母提出要把我带到他们所在的城市去读书。在大人们眼里,一个10岁的孩子是没有资格发表意见的,所以没有人来征求我的意见。带着爷爷送给我的一本《杨家将》和一脸的茫然,我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北方城市。到家了,到了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家,我亲爱的母亲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这里可不能同你在上海的家比,我们家请不起佣人,你要帮着我一起干活的。”爷爷奶奶家境宽裕,有一阵确实请了一个女佣专门来照顾我。可是,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拿那里的生活与这里做比较啊。母亲的话让尚未完全进入状态的我心头一怔。

  一个从来没有做过家务的10岁女孩子,做起事情来难免笨手笨脚的。而且,我发现我特别没有这方面的天分。我经常会在母亲的虎视眈眈下犯一些简单的错误。比方打翻了刚刚冲好的麦乳精,比方擦桌子的时候老是会拉下几颗饭粒。有一次给弟弟打洗脚水,我先倒了热水,让弟弟等一会儿,弟弟可能没听到,一脚就伸进去脚盆里去了,烫得大叫起来。母亲立刻对着我劈头盖脸一通责骂。她骂人的时候用的是她老家的方言,激烈刻薄,滔滔不绝,骂了些什么我忘了,可是那种讥讽的忿忿的神情我永远无法忘怀。偶尔,有些个大家兴致都不错的周末。我们一家四口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总是父母和弟弟走到一块儿去了。我一个人走在他们前头,我可以听到母亲在我背后说:“这个小姑娘一点也不像我们,那么矮那么黑,看看,走路的姿势也不好看……”那一刻,我恨不得自己立刻消失。后来,我发现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会特别自卑特别没有安全感。他们同弟弟在一起才像真正的一家人。而我似乎不是父母的孩子,至少不是他们想要的那个孩子。

  幸运的是,我的学校生活很愉快,学习成绩挺好,也有了几个谈得来的好朋友,老师们对我也很关照。记得上初三的时候,一位向来十分喜欢我的英文老师问我:“苏苏,你怎么老穿着劳动布的裤子呢?你妈妈不给你做新裤子吗?”我脸“腾”地一下子就红了,我立刻回答她:“是我自己喜欢穿,我就是喜欢穿劳动布的裤子!”老师拍拍我的头慈爱地笑笑走了,我却忍不住到厕所里去哭了一通。老师说的没错,就是妈妈不给我做新衣服啊。从春天到冬天,从冬天到夏天,我就穿劳动布的裤子。

  念高中的时候,通过层层选拔,老师决定由我作为班级惟一的代表去参加省里的数学竞赛。别的同学都羡慕我,我却为要交的路费杂费20块钱犯起愁来。吃饭的时候,我把要参加数学竞赛的事情吞吞吐吐地告诉了父母。母亲面无表情,父亲沉吟了许久,总算开口了:“这钱倒是应该给她的。”最后,母亲带着施舍一般的表情递给我20块钱。那个时候,我真想问问她:“妈妈,我是你亲生的孩子吗?”

  父母经常批评弟弟读书不用功,可是,我在用功看书的时候,母亲常常抱怨:“看啊看,有什么用,读得再好也是一个‘书呆子’!”当我紧张地复习的时候,他们会自顾自看电视,并且把声音调得很响,或者动不动就差遣我去做什么事情。有一次,母亲当着亲戚朋友的面数落我的时候,我顶了一句嘴,她随手就把我的数学参考书拿起来撕了!有几次,因为他们的责骂,我气得离家出走。我多么希望他们像电视里的爸爸妈妈一样焦急地来找我。可惜,从来没有。北方的冬天特别冷,每次,都是我自己在街头漫无目的地游荡到半夜,无处可去,只能回家了。家里并没有为我留一盏灯、一顿饭,家人都甜甜地睡着了,我的不存在看来一点也不影响他们的生活。

  父母霸占了我栖身的空间

  终于等到了我的18岁了。我考上了大学,是父母当年上的那所大学。我喜悦,是因为我终于可以离开他们了!放假了我也不愿意回家,我觉得呆在哪里都比呆在一对嫌恶我的人身边快活和自由。有一次,母亲来上海出差,直接来学校的宿舍看我。那一次,她态度温和,言语可亲,甚至亲自动手帮我收拾书桌整理床铺。母亲走了之后,同学都说:“你妈妈对你真好,你妈的风度也很好。”我没接口。我感到反胃、恶心,我讨厌她虚伪的表演。其实,我也知道,多年来她对我的伤害,使我已经不能完全客观地对待这个给予我生命的女人了。

  大二的时候,父母作为引进人才重新回到了上海。接受他们的单位给他们安排了工作,分了房子。我却有一种没来由的恐惧,我怕我平静的日子又要给打破了。那时候,我周末住在爷爷奶奶家里,他们给了我一间10多平米的小房间,我周末的世界安静而温馨。父母回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搬来一大堆家具放到我的小屋里,把我的小床给拆了,然后把房门给锁上了。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的房子,他们有权利占领。我只能在爷爷奶奶的房间里睡钢丝床,晚上支开,早上收拢。爷爷奶奶给父亲打电话,让他同意我周末进小房间去睡觉,父亲居然对我暴怒:“你别想强占我的房子!”我惊讶又伤心。明明是他在那里强占自己父亲的房子,明明是他们剥夺了我的空间,怎么我又成了罪人呢?

  自从他们回到上海之后,我就失去了自己周末的小世界。他们为了房子的继承权经常同爷爷奶奶发生争吵,甚至在奶奶生病期间,母亲也毫无体恤之心,还责怪同爷爷奶奶亲厚的我不帮自己人帮别人。大三的时候,他们忽然提出来不愿意再负担我的学费了。当时,我的姑妈和爷爷奶奶在我与父母之间做过很多次的工作,他们才又同意继续为我支付学费了。我同他们千疮百孔的关系就此又添了一道伤痕。

  终于熬到大学毕业了。母亲对我的毕业祝愿是:“你要开始负担弟弟的学费了。”不是我不愿意尽一个女儿的责任,多年来,他们的自私刻薄已经让我深深地讨厌,甚至有点憎恨他们,我不愿意再同他们有任何的瓜葛和牵扯了。

  去年,我考上了研究生。

  我选择了喜欢的学校和喜欢的专业,这是一次我真正的独立的选择。我发现,有些时候,个人的努力是可以改变一些事情的。可有些时候,我的努力在命运面前又是那么苍白与无力。比方,我努力地在遗忘,希望忘掉曾经的不愉快,可是却怎么也无法忘记。虽然,我可以同父母保持物理上的距离,但20多年前,当我走进父母家的那一刻开始,我童年的快乐就被封存了,从此一路都是坎坷的痛苦的记忆。真的,一旦同他们走近,我就会有不安全感。每一次,他们一靠近我,我就会失去一些东西,比如个人的空间、自由的空气和快乐的心情。

  童年的阴影无处不在

  如今,我同父母的关系仅止于在亲戚朋友的红白喜事之间遥遥地行一个没有表情的注目礼,这样或许对彼此都好。去年,奶奶去世了。葬礼过后,大家在一起吃豆腐饭。父母弟弟坐一桌,我同我姑妈表妹在一起。吃到一半,我听到父亲怒气冲冲地大吼了一声我的名字,让我立刻过去,声音很响,并且充满了火药味。十几桌人都扭过头来看我,就像小时候一样,他们永远喜欢挑有人多的场合责备我、批评我、教育我。似乎听到有人在劝父亲“不要这样”,又似乎听到有人在议论我。那天,我灰溜溜地提早退场。我可以想象得到我走了之后,母亲的冷笑,父亲的震怒和亲戚们各式各样的议论。

  前几天,爷爷给我打电话说:“你父亲要过60岁生日了。我想出钱请你们一家四个人一起吃一顿饭。”没来由的,我的辛酸就涌上来。我在想,凭什么我爸爸那么幸运,他同我妈妈伤害过爷爷奶奶许多次,可是他60岁生日,爷爷还愿意请他吃饭。我呢?我究竟做错了什么?我的10岁、20岁,为什么就从来没有收到过来自父母的祝福。当我60岁的时候,会有谁给我过生日呢?我能够彻底忘掉那些不愉快的成长经历吗?

  那天晚上,我睡不着,我竭力地在回忆,希望能够搜索出一个关于母亲的温情的回忆,可是直到天亮,我也想不起来,反而是许多的伤心往事一齐涌上心头。有时候,我真的希望世界上有一种高科技的仪器,能够把快乐的记忆永远保存,而把不愉快的记忆格式化,这样,或许我就会成为一个简单而快乐的人。如今的我,虽然早就走出了父母的目力范围,可是,他们带给我的阴影仍然无处不在。当我期待一份真爱的时候,母亲嫌弃的目光和抱怨的声音就会跳出来:“你,形象不佳,个子太矮,皮肤太黑,一张大饼脸!一身臭脾气!谁会喜欢你?”我很喜欢孩子,也曾幻想着将来会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母亲,但母亲冷酷无情、诅咒一般的话经常会从记忆深处冒出来:“一个人,如果和自己的亲身母亲也处不好关系的话,那么她同任何人也处不好!”这样的话常常令我不寒而栗。

  在我看来,我只是借用了父亲和母亲的身躯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给我生命,又用做父母的特权给我的生命施加了许多不快乐甚至可以说是伤心和痛苦。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生我,我不知道他们生了我之后为什么又不肯给我一点点的温情?我真想告诉天下的父母,如果你们不打算爱这个孩子的话,不如不要赐予她生命!如果创造了一个生命,请爱他珍惜他在乎他,否则对彼此都不好,真的。

  (编注:本版文章人物均为化名,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未经授权,文章不得擅自刊用。)

  ■有心快语

  □男主持人瞻前顾后无法改变过去

  苏苏堪称不幸的童年经历令人同情,但是社会上并不是只有你一个才有如此不堪的经历。小时候的遭遇,多少会影响成年后的生活,但是,毕竟往事都已经过去,有些东西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改变,有些东西却是让时间来改变效果更好。苏苏的人生或许就应该让时间来作一个好恶选择。

  一个人不能改变过去,但是她却可以改变将来。你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责任面对一切,包括对父母的关系处理。毕竟父母给了你生命,是你无法改变的事实,如果长久地让这成为一种阴影阻隔你心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那就得不偿失;而试图改善关系,从改善中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回馈,是苏苏的上佳选择。如果没有取得更好的效果,至少从心理上,苏苏可以告慰自己,我为此努力过了。

  □女主持人西街玫瑰但求无愧我心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完美,不过,有些不完美可以选择,有些却是与生俱来的,就像父母,我们无法选择。很有趣的是,随着人的年纪越来越大,对父母的抱怨也会越来越多。当然,大部分的抱怨是私底下的。一想起当年,总会觉得如果父母再有能力一点,再智慧一点,就好了。

  父母跟我们一样,都是有缺陷的普通人,我们自己能做到的,不能要求父母也能做到;我们自己不能做到的,就更不能要求父母去做了。跟父母合得来的,多多来往,免得以后“子欲养而亲不在”;跟父母合不来的,偶尔问候一下,大家保持友善的距离,千万不要随便发生争执,亲人间的不和是双刃剑,伤害了他们同时也会伤害自己。

  对父母,尽一点心,不要太计较,这样到生离死别的时候,才能坦然啊。

  都市生活里碰到的各种感情问题,感人的、难忘的、兴奋的,或者伤心的,请与我们感性地对话,理性地交流。请发邮件至maybl@263.net同我们联系,也可拨打63521111—2029或上海知音心理咨询免费热线:021-65872539作者:□撰文 /忻之湄 图片 /孙燕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