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世纪·新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1:35 新京报

  农业。农村。农民。

  简单的三个词,却复杂和沉重得从来没有让中国人轻松过。

  中国曾经得益于农村。共和国成立伊始,依靠农业乳汁的哺育,养活了6亿民众。改革之年,开天辟地的承包制,让农民告别了经济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束缚,也为后来城市改
革积累了经验和实力。

  但是,二元结构的体制,教育、医疗、住房、劳动保障,这些本应全民共享的公共产品在农村成了“稀有元素”;中国的现代化,也离不开农村的现代化。

  现在,历史又给了中国解决“三农”问题一次新机会。

  其“新”,在于要从经济上补上木桶中最短的那一块板;其“新”,更在于以民主管理为引擎,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

  本报五路记者追寻和记录中国五个村庄的发展细节,并非要展示“标杆村庄”,而是从他们走过的路中,努力探求一些可资借鉴的共性的东西,表达我们对新事业的热忱与期待。

  本报编辑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