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沈阳市皇姑区国学进课堂赢得满堂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1:37 时代商报

  新闻提示

  从2005年9月起,沈阳市皇姑区教育局正式倡导区内各个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让《论语》、《道德经》等国学经典著作走进课堂。半年多过去了,平时很少接触这些艰涩古文的中小学生,能接受国学教育吗?国学教育给学生们带来哪些方面提高?为此,本报记者昨日展开了深入调查。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学进课堂尚处于尝试阶段,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从现在的结果看,国学教育已经赢得学生、家长、老师的三方认可。因此,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专门形成了一份《我国传统文化正被青少年淡忘——建议中小学开设国学课》的提案,并于昨日递交到了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大会提案处。

  现状:国学课赢得满堂彩

  每日7时40分至8时之间的20分钟内,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路小学各个年级的学生,都在老师的带领下,朗读《论语》、《道德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国学名篇。另外,每周二下午的最后两节课,也是该学校学生学习国学课的时间。半年多来,学生们学习国学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而且同学们在记忆力、理解力等方面的提高速度,更是超出老师的意料。负责国学课的该校德育处主任段永刚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的学生都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国学名篇。这还不算,现在我们有不少高年级同学,经过这段时间的国学教育后,都觉得语文课本里的知识学起来更加容易,而且同学们的自律意识、写作能力等也得到大幅提高。”段永刚认为,“国学教育让学生们终生受益。”

  问题:教课有些力不从心

  由于国学进课堂处在尝试阶段,其发展过程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其中,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老师教课力不从心,随着国学教育的深入,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可是,老师大多也没接受过系统的国学教育,这无形中使他们在教学中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没有统一教材、教学思路。开展国学教育的皇姑区各个学校,在教学中也都是摸索着进行;缺乏与上级学校的衔接。一位小学毕业班学生,虽然现在他学到了一些国学知识,而等他升学之后,假如去的中学里没有国学课,那就意味着,他的国学学习基本到此为止。

  建议:中小学开设国学课

  针对国学教育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认为:“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者大有人在,说着流利外语却看不懂简单文言文者屡见不鲜。所以说,国学进课堂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这是因为,国学教育对于提高一个人的人文素质有很大的帮助,但这一帮助非一日之功就能获得,效果也非一蹴而就,时机也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宜,最佳时段就是童年和青少年阶段。”

  为此,冯世良在《我国传统文化正被青少年淡忘——建议中小学开设国学课》的提案中建议:“教育部可以通过试点的形式,编制统一的国学教材,使国学教育课本系统化、通俗化、基础化,用国学吸引学生,用国学感动学生,用国学滋养学生。让一部分的中小学校开展国学教育课,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全面推广国学课程。

  记者 卢立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