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创新固根基 创新求发展长江电力检修厂新思路铺就流域检修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1:51 中国三峡工程报

  创新固根基 创新求发展

  长江电力检修厂新思路铺就流域检修路

  □ 本报通讯员 贺艳霞

  长江电力检修厂从原葛洲坝电厂改造重组成为长江电力生产板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检修厂潜心走专业化、流域化检修道路,转瞬已三年有余。作为具有三峡、葛洲坝两坝检修经验的专业化队伍,检修厂从三峡电厂投产以来,由于其在全国电力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以及电站大量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加上大批技术含量高的新投产机组安装时间短而集中,长江电力需要一支能持续跟踪电站设备运行状态、提供精益检修服务、承担设备永久安全质量责任、具有流域检修核心竞争实力的专业化检修队伍,以保障电站长期、稳定的安全运行,检修厂就是履行这一神圣使命的最适宜者。过去的2005年是长江电力检修人坚持管理、技术、文化创新见成效的一年。

  管理创新尝甜头

  随着三峡开发总公司开发金沙江的步伐加快,长江电力开始规划流域化管理战略,流域化检修的长期规划也作为其中的一项,长江电力抓住机遇,认真规划,决定运用高集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把维护及预防性检修、状态检修、应急抢修有机结合,发挥水电站流域化检修的规模效益,全面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流域电站各项检修任务,保障电力安全生产。

  在2004年至2005年的冬修中,葛洲坝电站投产以来首次3台机组同时A修,检修人不仅高质量完成了高难度检修任务,而且3台机组累计比计划工期提前55天。同时还完成了三峡电站3台机组导叶下沉缺陷处理工作,比计划检修时间提前6天完成。在2005年至2006年冬修中,检修厂首次承担葛洲坝两台机组的改造增容工作,在前半程的检修中,各项管理、技术、施工有条不紊,正提前于直线工期安全顺利地向前推进。同时,还承担三峡2台机组的检修,已完成的5号机C修,以高质量、高效率赢得了业主和外方的赞赏。不仅如此,他们还承担了葛洲坝多台机组的B、C修及输变电、水工闸坝设备、设施的检修,均呈现良好态势。

  检修厂积极探索实践流域化检修模式依靠管理创新,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具有在电力企业管理中推广应用的价值,因而获得2005年全国电力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在继承传统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再创新,是具有检修特色的管理思路。随着三峡电站投产机组的逐步增多,人力资源紧张的矛盾更突出,基于流域化的检修需要,检修管理模式创新势在必行。检修厂适时引入了国际公认的安全、质量、环境“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由于检修工种多且工序复杂,所涉及的范围广、人员多,检修厂花了近一年的时间进行流程再制,包括管理、生产流程、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其间进行多次讨论、修改完善,使之逐步趋于科学、合理、适用。2005至2006年度的冬修中的两台机组改造增容也是直接体现新的生产管理体系的最好见证。由于改造增容在葛洲坝电站是首次,如何把质量和工期控制好?关键在于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全面细致的作业指导书,并且在工程施工进程中严格贯彻。工程开工前编制好的作业指导书,是集全国机组改造增容成功经验、在三峡、葛洲坝检修中积累的先进技术,和员工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出来的最佳方案,它对各个项目的顺利开展起到指导作用,为了使这些作业指导书能够在员工中得到正确运用,开工前还进行了培训和考试。

  目前改造增容和其它常规检修工作正同步顺利推进,这一良好形势的取得得益于管理新思路。

  技术创新显神通

  在葛洲坝20多年的运行过程中,检修厂不断摸索实践,创造性维护、改造因设计、制造、使用等给发供电、坝工设备造成的诸多缺陷,并把这些创造性思想和行为运用在葛洲坝和三峡两大枢纽的检修中。

  在葛洲坝,历时5年的坝顶真空激光监测系统,2005年12月通过最后的验收投入试运用,和今年加装的坝面左右两端的无浮托引张线一并形成了葛洲坝完整的水平位移监测系统,改变了原来坝面两头和坝顶变形无监控状态,为监视大坝的稳定情况提供了依据。

  水下检修在葛洲坝、三峡运用的越来越频繁,改善潜水技术、提高潜水工作效率成为水下检修探讨的课题。05年潜水员增添了一对“鱼翅膀”,一改几十年来只有重潜的局面,按来水速度不同可选择轻潜和重潜工作方式,使工作速度和准确性都有所提高。

  继19号机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后,2005年,500KV开关站的首套在线监测装置安装工作基本完成,它标志着检修厂最优信息维护系统的建设又迈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2003年开工的葛洲坝500KV开关站构架梁改造,将箱形截面梁更换为三角形格构梁,改变了由于局部稳定安全系数不足和构架变形较大,以及小母线存在晃动等问题。目前,6串改造任务已完成4串,这一工作量大、风险大的改造项目已顺利渡过难关。

  2006年1月4日,从1992年开始实施的葛洲坝机组钨金推力瓦经过十几年改造全部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由检修厂自行设计、加工的更稳定可靠的金属弹性塑料推力瓦,无需水内冷,取消了原钨金瓦水冷系统,减少了故障点和维护、检修工作量。

  在三峡,不管是外方委托,还是公司委派,检修厂本着熟悉设备环境、掌握新技术的锻炼提高队伍的目的,依靠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精益检修的工作作风,用创新的思想和行动,赢得了工作的主动权。5号机C修就是检修人创新思想和行动体现最完美的例子。大工作量、紧工期逼着检修人出点子、想办法,将苦干转化为巧干。检修现场成了员工施展技艺的舞台,设计作品的陈列馆,如叉车轨道专用工具,解决了叉车无法进入水车室的困难;在环形吊横梁上挂钢丝绳代替吊钩靠绳子的长度调节高度,解决了起吊高度不够的难题;自动加压测量杆,降低了因人工加压不均造成的误差,使测量杆使用既准确又方便。由检修厂承担的拐臂加工任务也让外方格外放心,连出厂检查验收处方都委托检修厂自主完成。检修厂依靠技术创新赢得了业主和外方的信任。2005年12月,受三峡总公司委托设计制造的多功能吊物孔盖板,也受到高度评价,加工百余个盖板就为三峡总公司节约资金500余万元。

  文化创新见成效

  长江电力检修厂坚持把生产作为企业文化的主体,本着“一流企业靠文化”的宗旨,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中心工作的密切结合,形成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

  宣传思想工作为推进文化进程引航。2005年,检修厂的宣传工作以加强宣传网络建设和管理办法的统一实施上下功夫,实现专项宣传策划和对外宣传的突破,对内团结统一、健康向上气氛鼓舞了士气,对外加强了自身宣传和形象的树立,宣传触角渗透到了检修工作的每一个角落,为800名员工盛上了一盘丰盛的精神大餐。

  学习文化之树茁壮成长。围绕新设备、新技术开展的培训讲课遍及检修厂上上下下,厂内厂外,有到厂家学习的、有厂家到厂内讲授的、有员工自己现身说法的,“首届技能节”近10个项目的学习竞赛将培训气氛推上了高潮,还有“导师带徒”活动,为新老员工都提供学习、展示技术舞台,为新技术的巩固,为青工的锻炼成长提供了天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