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国社会发展面临八大任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2:45 三秦都市报

  基层民声民情,是党和政府最为关切的工作重点。2005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入基层,体察民情,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倾听老百姓对社会发展的殷切期盼,在和普通百姓的互动中寻求破解难题的办法。

  在2005年,很多普通百姓当面向中央领导反映真实情况,他们的实话实说折射了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八大任务。

  扶 贫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

  尽管中国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即使按较低的标准计算,农村还有260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相当一部分已脱贫人口还处于不稳定状况。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地区,扶贫开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医疗卫生

  让百姓看得起看得好病

  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七成多农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全国城镇就业人员中,只有一半左右参加了医疗保险。与此同时,群众对药品价格及医疗服务收费虚高反映强烈,位居2005年价格热点问题第二位。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成为政府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

  教 育

  让村里的孩子上得起学

  对农村家庭来说,如果有一个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交杂费和书本费,每年要增加500元支出,上大学则增加至少几千元支出,开销相当大。对城里人来说,虽然支付能力更强,但又为上重点学校的择校费、赞助费发愁。教育乱收费已经连续几年位居群众价格举报榜首。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和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事关国家长远未来的教育基础亟待夯实。

  就 业

  撑起百姓工作的“保护伞”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量将达到峰值,但劳动力需求难以大幅增长,劳动力供大于求1400万人。据预测,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将持续到2030年左右,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持续增长,就业将成为相当长时期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

  环 保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只争朝夕

  2005年对中国环保而言,是不平常的一年,松花江水质污染事件让人警醒。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容量,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而且,我国能源资源人均占有量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不足,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突出矛盾,烟尘、化学需氧量等相当一部分污染物的减排量均未能实现“十五”计划的预期目标,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任重道远。

  安全生产

  切实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以人为本,首先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近年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面临严峻考验。2005年接连发生四起一次遇难百人以上的矿难,全年煤矿死亡接近6000人,“遏制煤矿等重特大事故多发”已成为安监工作重中之重。国家为加强安全生产连出“重拳”,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升格”为总局,狠抓落实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投入,打击官煤勾结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收入分配

  调高保低构建和谐

  收入分配直接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社会和谐。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10493元、3255元,实际增长9.6%、6.2%。但城乡、行业之间的差距仍在拉大,反映社会公平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警戒线。如果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将影响社会稳定。下一步,必须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社会保障

  织厚劳动者的“安全网”

  社会保障是劳动者的“安全网”。每年上千万的就业缺口,人口的不断老龄化,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生灭灭,都使得劳动者更加依赖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这不仅关系到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而且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消费预期,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力。当前,要加快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扩大、织厚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