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手机小灵通MP3 一个都不能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2:47 现代快报

  本学期开学后,苏州大学附中的门口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告示:“在校期间禁止在任何时间和地方以任何形式使用手机、小灵通和MP3。”该规定一出,既有赞成,也有反对的声音。如今,在苏州,不少学校都出台了规定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甚至还出台了处理意见。而且学校表明,禁止校园手机、MP3等完全是为学生考虑,很多家长在表示赞同的时候也有些无奈。

  学生与手机、小灵通、MP3的关系该怎么样协调?手机等科技产品一定是“手雷”吗?是不是非得禁止带入校园?这个话题有值得思索的价值。

  不少学校

  禁止学生携机进校

  昨日,记者来到了苏州大学附中校园,在大门口就看到一个大牌子赫然写着禁令。记者在苏州大学附中的各个教室看到,学校出台禁手机的规定已经成为每个班级新学期黑板报的主题,有的还突出一个大大的“禁”字,更有从全世界搜集来的手机弊端资料上了板报。在高一(3)班,记者看到,学生们在黑板报上列举了使用手机的种种害处。

  据记者了解,苏大附中目前拥有手机的学生占65%以上,苏大附中为禁手机还专门搞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同意禁手机的学生占51%,家长和老师为100%。为了让家长配合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上学。苏大附中在不久前的家长会上再次表明了学校严禁手机的态度,并搜集了国内外学生使用手机的种种弊端,编印成册发给家长。为方便学生通信联络,苏大附中将电话安到了每间学生宿舍,另外在教学区和生活区的公共场所都装上了磁卡电话,而且办公室的电话都对学生们开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苏州禁手机的校园远远不止几家,而且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进来。

  早在去年,昆山市第二中学曾以校长室的名义向全校学生宣布,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该校《关于加强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规定》,第一条就是“手机封杀令”:学生到校不准携带手机或小灵通,违者一律收缴,由学校代保管,期末交还给家长。

  部分学生

  认为学校管得太严

  尽管苏大附中对于禁手机的宣传遍布学校的每个角落,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也有一部分学生对学校的这种规定表示不理解,一位高二的学生告诉记者:“现在使用手机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手机也不一定是我们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学校的强制性规定往往会给我们带来逆反心理。”还有一名学生说:“今年我们学校不让带手机、小灵通和MP3,我们认为学校管得太严了。”

  部分学生告诉记者,手机可用于与家人和朋友联络,一禁了之,有急事时怎么联系呢?一些经常出差、长期在外的家长对此有“呼应”,主张自己的孩子应携带手机,以便随时和孩子联系,随时知道孩子的状况。也有学生认为手机有照相、录音、游戏、聊天功能,用手机只是好玩,不像大人说得那样严重。

  一名高二学生认为,学习之余适当放松娱乐一下,用用MP3等并不算过分。对于学校禁止学生带MP3的规定,苏大附中高一(3)班的小李同学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告诉记者,大部分同学拥有MP3是为了在课余时间听听歌曲,放松一下大脑,跟影响学习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学校这么一刀切的规定,似乎不太近人情。

  学校表示手机等物品使学生分心

  当记者到苏大附中采访时,该校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MP3是“六禁”中的一项内容,其他还有禁止学生进舞厅、网吧,禁止抽烟、喝酒,禁止男生长发、女生染发等,目的是为了还学生一个清净的学习环境。这名老师以自己班上的学生为例,每次下课后,学生们总是不约而同地拿出手机发消息、打电话。有了手机后,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下课后大脑也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另外,还有老师对目前手机充斥的一些黄色垃圾信息感到担忧,老师反映,有一个学生的手机在他那里保管3天,结果收到了40多条短消息,且所有消息都是声讯台发来的“垃圾”。

  根据学校调查,该校不少学生的手机价格都不菲,“你能想象一个家庭条件一般甚至贫困的学生看到同学昂贵的手机,心理如何吗?”一位老师反映,该校学生最贵的手机价值三四千元。而该校是寄宿制,有不少学生来自苏北甚至省外不发达地区,还有两个“宏志班”,即针对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依靠政府投入和社会救助减免了他们的学杂费,使他们得到就学机会。校园里不断出现的手机、MP3等,对于这些学生产生什么影响?会不会带来一定的思想压力呢?因此,学校决定全面“禁机”。

  到于禁止使用MP3,该学校的校长助理贾老师解释说,学校并没有强制不让学生带MP3进校园,只是“不提倡”而已。一方面担心学生在上课期间偷偷拿出MP3听歌曲影响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是由于经常使用耳机听音乐,对学生的听力也没有什么好处。

  如果学生不听怎么办呢?该校德育老师表示,主要以教育为主,相信大多数学生还是遵守规定的,如果实在不行肯定要以违纪处理了。

  【短评】

  收音机

  也顺便禁掉吧

  因为手机等工具给学生学习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苏州一些学校纷纷出台“禁机令”———不让学生带手机、小灵通等通讯进入校园。苏大附中大门还书写禁止带MP3进校园字样。看罢这样的新闻觉得学校挺不容易的:照这等逻辑、这等趋势,影响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一样样禁下去,还真是一项浩大而简单的工程!

  手机会对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一点都不怀疑这种说法。实际上,手机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影响,有积极的有不良的。问题在于,是不是非要抱着惯性思维,认定有负面影响的东西就去禁,而不是去疏导或者科学管理呢?如此这般,这“禁”字到何日才是尽头?针对一些管理起来稍许有些复杂的事情,嫌管理起来太麻烦,一时又想不出科学的管理办法,唯一的、最迅速的尚方宝剑就是:禁!说白了,这只不过是管理者的偷懒行为和不尽职,或者说缺乏足够的管理能力而已。即使不用找什么高手或者专家,保证有人能想出如何不用禁又能把手机、MP3等物品安排得好好的、而且不影响上课的绝招。

  切换到老师的角度来说,不知道手机等会不会影响他们的教学,听说有些老师是会在上课时看手机的,要不要一些禁掉?

  再者,影响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不止是手机小灵通MP3,还是一些花里胡哨的文具兼玩具,还有在一些老师看来是不务正业的课外书,当然,还有收音机。据说,有很多住读的学生喜欢听收音机。为避免他们收听收音机影响了学习,更为了杜绝深更半夜他们带着耳机听收音机损害听力影响睡眠的可能,最好把收音机也禁掉,这样也挺好。还有没有值得禁的东西?当然,还有一大堆等着去禁!亚仕

  调查

  学生主要用手机发短信

  学生主要用手机做什么呢?记者在苏州市区一所高中的高一年级进行了随机调查,超过90%的被访学生首选发短信。记者调查得知,与家里联系只占学生手机使用量的很少一部分,而家长们给孩子买手机,初衷都是方便联系,结果事与愿违。而一些家长对于孩子使用手机也很无奈,毕竟家里条件达到了,况且有了手机联系更加方便了。

  而苏州市区一家中学校长办公室老师介绍,该学校接到的一封家长来信在学生中间引起争论。这位家长在信中,针对自己孩子因受同班同学影响回家要钱买手机的事情,向校方表示了担忧,希望学校能够采取措施控制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情况。持此类想法的家长占绝大多数。该中学曾组织过学生讨论能否带手机进入校园,支持禁止的学生比例略高于赞成者。主张“不可以用手机”的学生认为,使用手机会打扰老师和学生,花费太多的时间和金钱,总之,“对身心有害”。

  专家:

  “禁机”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苏州一些教育界人士都主张学生不应带手机上学,但主张“严禁”的却并不多。

  相城区黄埭中学一位教师认为,禁是禁不住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苏州蓝樱学校校长陆一鹏还曾讲述了他和孩子之间关于手机的约定。陆一鹏说,他的孩子上小学五年级时就配备了手机。但他同时为孩子开出了一系列的前提条件:一旦孩子在上课或其他一些学习活动之中,他拨打对方手机时发现是开机,以及发现手机用于任何不恰当的地方,他就会立即取消孩子的使用权。到现在为止,他的孩子都没有“越雷池一步”,因此保有手机至今。

  “手机属于高科技的产物,不能因为有弊端就不让孩子接触了,这有些太过武断了,归根结底还应该加强引导和教育,而不是像泼脏水似的把孩子也扔出去了。”一位教育界人士这样认为。还有老师认为,强行“禁机”,可能会触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上海市教科院德育咨询研究中心主任谢诒范教授认为,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本身并无利弊对错。进入校园后出现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暴露了学生规则意识缺乏等学校德育的老问题。学校一纸禁令其实只能在表面上掩盖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整体提升学校德育水平,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的心态使用手机、小灵通、MP3等,避免影响学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