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性教育需要渐进式观念转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3:00 新闻晨报

  ■晨报首席记者许莽

  争议似乎永远伴随着所有涉及性教育的话题。然而,当性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逐渐触及当代社会的意识层面之后,如何在争议中确立相对合理的观念、选择相对明晰的方向,已经成为我们的社会无法回避的一种责任。

  不可否认,我们正站在绳索的中段左顾右盼。无论我们试图朝哪一头靠拢,从另一端总会传来一股强大的拉扯的力量。面对自己身体和心理上微妙而又巨大的变化,我们的青少年通常只能在困惑和迷茫中小心翼翼地调整呼吸,他们的躁动不安的青春岁月,也因此留下了挣扎的痕迹。

  过去的那些个年代为全体中国人搭建起了一座象征着禁锢的宝塔。宝塔镇河妖,性就是宝塔下不得翻身的河妖。及至后来,社会风气渐渐开放,但性仍旧是成人的、私密的、笼罩着一丝神秘色彩的话题,孩子们很难寻找到获取性知识和满足性需求的途径。在中国社会,很少有父母会跟子女谈论性,即使他们并不能明确地给出不这么做的理由。

  但当社会进入到网络时代,青少年性教育是否还能维持原有的局面、是否还应固守传统的观念就相当值得探讨了。对于每一个对性已经产生好奇的孩子来说,网络提供了一条捷径,不过更多的是危险———他们缺少来自家庭和学校基础的性知识以及正确的性观念,却可能一下子接触到成人化的乃至有害的性内容。仅仅从这一点来看,重新设置我们的性教育模式就已是必要的了。面对这个开放的世界,我们必须让孩子们早一些认清性的真正面目,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人生岁月中把握道德、懂得生活。

  当然,任何一种观念的转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晨报今天报道的这则事例而言,争论的焦点也许在于方式方法的合理性。应该承认,过于超前的性教育手段可能不适合当下的国情,而且,吸纳奔放和自由的方式并非意味着应当丢弃东方社会所特有的含蓄内敛的文化性格。如果一切有关性的话题都被放诸公共语境,那么,这种性教育所产生的效果也将是令人怀疑的。

  不过更多地,我们还是感觉到了欣喜。老师让学生公开地直面性的话题,这一举动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勇气。时代在前行,我们在如此重大而根本的问题上恐怕不应再裹足不前了。以渐进的方式调整传统道德和现代观念之间的差距,并且最终形成符合中国社会自己的一套性教育模式,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理想结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