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3·15特别报道:岚祥酒厂:啥牌子都能造(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3:27 山西晚报

  吕梁

  

3·15特别报道:岚祥酒厂:啥牌子都能造(图)

  现场查获大量假酒

  “汾酒、杏花村、高粱白……只要销路看好的白酒,‘岚祥酒厂’都能生产,你们快来看看吧。”2月27日,本报“3·15”投诉热线接到一位姓于的先生打来的电话。3月1日,记者驱车赶往岚县。

  一箱汾酒三十元

  几经打听,在县城通往下马铺村的公路旁,记者找到了“岚祥酒厂”。“岚祥酒厂”与岚县一选煤厂同处一院,透过铁栅栏门向里望去,有两排平房,平房的门上分别挂着“化验室”、“库房”等标牌,从外表判断,没有任何生产的迹象。

  难道是报料人的线索有误?

  考虑再三,记者决定装成买酒的采购员进厂看个究竟。在第二排平房前,记者透过库房门缝,看到地下堆积着二十多箱高粱白酒,当记者快到最后一间平房时,听到了麻将的响声。

  “请问酒厂的高厂长在……”记者推门而入。

  没等记者把话说完,其中一中年男子头也不抬,就说了声“不在!”

  “我是附近矿上的,想买箱岚祥酒。”得知来了生意,那位中年男子凑近后笑着说道:“除了岚祥酒,你要什么酒有什么酒。”

  “有没有高粱白,汾酒多钱?”

  “高粱白17块钱一箱,汾酒有瓷汾,不过货不在这儿,,要拿汾酒,得到东村去拉。不过,我说好了,汾酒一箱少了30块可是不行。”

  ……

  从酒厂出来,记者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给工商部门报案;一路到中年男子说的村庄里打听。

  兵分两路端黑窝

  下午4时,为防止酒厂的人察觉转移假酒,记者给岚县工商局报案后,再次返回酒厂。此时,铁门已经紧锁,记者在车内紧盯着放假酒的第二排平房。没几分钟,只见刚才向记者推销假酒的男子带着几个人走向放假酒的地方。

  “会不会是转移假酒?”记者赶紧翻过墙头,跳进院里。只见几个人正在急着搬运高粱白,刚才还和记者称兄道弟的中年男子,怒气冲冲地跑过来,嘴里不干不净地责问记者到底是干啥的,并用手推挡记者的镜头,拉扯记者的衣服。

  记者亮明身份后,警告他们不要动粗,同时向110报警。几分钟后,当地工商人员、110民警相继赶到。经现场盘点清查,在库房内共查出250克20瓶装晋泉高粱白68箱,485克12瓶装晋泉高粱白197箱。

  带队的岚县工商局副局长李月明介绍,岚祥酒厂于2000年创建,虽有工商营业执照,法人代表是高俊珍,但因资金等原因,一直没有批量生产。

  假酒工厂小院藏

  就在这路记者和执法人员清理现场时,另一路记者已赶往东村镇。行至该镇西沟村村西头时,就闻到了一股强烈的酒味。而在道路边有一个水井,水井里放着一个抽水泵,一根白色的管子从井里直通一户院落。院子门前停着一辆蓝色的工具车,院门大开,里面堆着很多回收的酒瓶。为了不惊动对方,记者决定先离开。

  离开西沟村,记者径直往岚县城方向去。在距西沟村五公里处,有两个酒瓶回收站,院里堆放着大批回收来的各种品牌酒瓶,工人们正在给这些瓶子做着清洗分类,然后再次打包。

  “这些酒瓶,都是从哪收的?”

  “宾馆、酒店、家属区都有。”一名工作人员边洗瓶子边搭腔道。

  “最后都卖到哪里去呢?”

  “玻璃生产厂也要,酒厂也要。酒厂普遍比玻璃生产厂给的钱多,卖给他们的多。”

  下午6时30分,当记者与执法人员一同来到西沟村时,刚才的蓝色工具车已经不见了踪影,大门也把上了“铁将军”。

  “人都刚刚走,不用敲了。”村里一位上了年纪的大爷说,这里几乎每天都生产,通常是早上开始生产,晚上就转移了。春节前,这里不仅白天生产,晚上还经常加班。

  要想进入院内,就得先撬锁,但110民警认为出警是为了配合打假人员安全,工商人员在撬锁问题上又担心程序不合法。

  天越来越黑,在公安民警的配合下,记者从邻居家围墙上跳入院内。随后,工商执法人员请示上级后破门而入。

  只见院内摆放着大量盛散装酒的大桶,多个品牌的酒瓶、商标和包装物堆积在地上。院里有一间二十多平方米的屋子,分里外两间,外间摆放着台式钻床、压口机、不锈钢过滤机、奶泵以及堆积如山的瓶盖、防伪标志等物品。进入里屋,一个个白色小密封瓶引人注目。凑近一闻,有的是酒精,而有的标签上写着乙酸、乳酸、香精字样。

  据村民反映,这个窝点和岚祥酒厂是同一人所开。根据相关规定,工商执法人员将造假酒的设备、现场查获的假酒800公斤,假瓷瓶汾酒两箱,杏花村酒等全部拉回。岚县工商局赵成瑞局长表示,从现在开始,岚县工商局将在全县展开大检查,对此次造假的人员,将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处罚。

  黑色 反思

  《岚祥酒厂:啥牌子都能造》

  买来廉价的食用酒精,然后手工灌制各种“名酒”,百姓将所谓的“名酒”喝完,又把酒瓶卖到回收站,回收站经过清洗后,再卖给假酒制造者———瓶子循环利用的同时,假酒也源源不断地售出坑人,类似的产销链条,何时才能真正切断?

  本报记者 王晋飞 郑书成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白云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