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水云绿”正不正宗商标说了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3:30 杭州日报

  再过大半个月桐庐特产水云绿茶就要陆续上市了。与往年相比,今年当地的茶农、茶商们似乎更多一份欣喜,因为随着“水云绿”商标通过国家商标局批准,于去年年底正式落户桐庐,今后只有桐庐地产的、且品质符合杭州市水云绿茶地方标准规范的茶叶,才能打上“水云绿”的商标。用茶农的话来说就是,“是不是正宗,以后不看谁喉咙响,就看谁有没有那枚商标了。”

  注册商标增设防伪

  作为针形茶的鼻祖,“水云绿”茶虽早已声名远播,但由于从未注册商标,一直只是个产品名。近几年来,桐庐周边地区甚至张家港等地一些企业也打着“水云绿”的旗号卖茶,其中茶品质量参差不齐。桐庐本地企业虽也有不少动过注册商标的脑筋,但都因各种原因未能将“水云绿”四字拿下。此次商标注册的通过,不仅将大大改变过去“真假难辨”的情况,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将为水云绿进军省、市乃至国家著名商标奠定基础。桐庐云山银峰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沈黎华笑着说:“这就好像把桐庐的茶商拧成了一股绳,相信水云绿跻身国内名茶行列的日子不远了。”

  昨天,记者在桐庐县农业局看到,新亮相的“水云绿”商标为一绿色椭圆形图识,其中暗含着“水云绿”首字母———“X、S、Y、L”,图识中间白色留空又形似蜿蜒的富春江,表明了水云绿的产地。据了解,桐庐县水云绿茶产业协会将对商标实行统一管理,今后市面上出售的正宗“水云绿”茶,包装上都将印有统一的“水云绿”商标、特定的激光防伪标志以及“水云绿”茶产业协会标志和投诉电话。

  提升品质扩种新品

  此次,商标注册通过对茶农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同时也对他们的生产、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水镇承包了600亩茶园的茶农汤如坤告诉记者,有了“商标”的保护他对今年的茶市更加看好,他说:“与往年相比,今年每斤茶叶能多收个二三十元。”不过他认为,这也对茶叶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了解,为能达到相应的规范,许多茶农自2003年商标注册申报之初就开始加大投入,改用有机肥、改善茶厂生产环境,仅汤如坤一家就投入80万元。

  据桐庐县农技推广中心茶叶站站长姚福军介绍,目前“水云绿”基地主要分布在分水、百江、钟山、新合、瑶琳等五个乡镇,共计51500亩,每年产量基本稳定在300吨左右,其中春茶占到70%,其余为夏茶、秋茶,市场售价一般在每公斤680-2800元之间。记者还从该县农业局获悉,目前市面上的“水云绿”主要是以上世纪五十年代引进的“鸠坑”等老品种为主,目前桐庐农业局已引进了“浙农117”等无性系早生良种,预计明年此时就能面市。(记者陈玮桐庐记者站程大鹏 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