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女儿噙泪吻别慈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4:00 北京晨报

  张中行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爸爸,您放心走吧,我们一定会听您的话,做好人!”女儿扑到张中行的遗体上,泪水洒落在父亲的脸庞上。老先生在菊花丛中“睡”得很安详。昨天,著名学者张中行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张先生的亲人、朋友、读者含泪为他送行。

  他安“睡”在花丛中

  昨天10时,八宝山菊厅哀乐响起,学者张中行的遗体告别仪式开始。

  张中行的遗像挂在大厅中央。这是一张老人的彩色生活照。遗像中的老人戴着如今样式很少见的皮帽,穿着棉服,一副上世纪60年代的装束。他微微笑着,眼神淡定从容。

  记者看到,老人的遗体安放在告别厅中央的花瓣从中,身上盖满了洁白的菊花瓣。花圈、挽联摆满了告别厅四周。“道德文章世代仰 精神风范口碑传”。

  家人说,老人没有任何遗言。今天,张老的骨灰将在万佛园与妻子合葬。

  “您在那边要好好照顾妈妈”

  短暂的告别仪式后,告别室关闭,家人和老人做最后的告别。女儿们围在老人的遗体旁,轻轻地呼唤他。大女儿张文哭着说,“爸爸,您放心地上路吧。我们一定会听您的话,做好人。”

  张老的妻子2003年过世,家人一直都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昨天,女儿终于捅破了这个秘密:“爸爸,您可以和妈妈好好团聚了。您不是一直在问妈妈在哪儿吗?您在那边要好好照顾妈妈!”

  亲人的泪水洒在张中行的脸上。亲人们围在他的遗体前,不肯举步。

  该是临行的时候了,亲人们把遗体抬上一个手推车。“爸爸!”三女儿扑了上去,最后吻别了爸爸。

  “张老很博学”

  昨天,张老生前好友熊十力的外孙带来了50年前熊十力先生送张老的一幅字。俄罗斯文学专家蓝英年、装帧艺术家张守义、著名战地记者唐师曾也出现在送别队伍中。老人此时脚上的布鞋,是唐师曾1997年赠送的。

  与张老同在“中学语文”编辑组的李世中编辑是张老的邻居,他说:“张老很博学,很用力读书。生活上也很有情趣。我们在一起很少谈工作,经常聊一些家常话题。”

  学者缅怀

  与张中行、金克木、邓广铭并称为“未名四老”的季羡林:张中行是“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北大著名学者张颐武:张中行的离去无疑是文学界的一大损失,“张先生早年主要从事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古文造诣极为深厚。张中行的散文平和冲淡,清隽优雅,善于在不动声色之间写人记事,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

  晨报记者 代小琳

  

女儿噙泪吻别慈父

  张先生的女儿手捧遗像,和亲友、热心群众一道,送老先生走完了最后一程。晨报记者 蔡代征/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