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精神扶贫”戳痛了谁的软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4:20 舜网-济南日报

  王 攀

  在成人高考招生中,李之群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毕业后,他没有留恋大城市的繁华,毅然回到生他养他的太康县符草楼乡陆湾村,走上了对家乡的“精神扶贫”之路。他在村里成立腰鼓队,办起扫盲班,出版乡村报纸……如今,村里歌声飞扬,扫盲班书声朗朗,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大河报》3月2日报道)。

  现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在提高农村物质生活水平后,让农村在精神生活上焕发新气象,李之群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

  在我印象中,儿时生活的村子里,那些大街小巷叫卖的卖货郎,把生意吆喝得像唱歌一样好听;有时街头会有玩杂耍的卖艺人,引来大人孩子围观;晚上会有说书的,敲着大鼓谈古论今,引来村民前来消遣……可现在,别说杂耍艺人和说唱艺人,就连货郎也都被小商店替代了。

  应该说,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也应随之更加丰富。但早先那些乡村艺人为何不见踪影了呢?也许跟物质水平的提高有关。过去农村缺吃少穿,乡村艺人赶到农闲季节或收成不好的年份,就挑起行当卖艺糊口。现在不再为吃穿发愁了,这些艺人也不再走动了。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外出务工者大幅增多,除了儿童和老人,不少村庄几乎找不到年轻人。一些基层组织便以此为借口,使农村文化市场长期处于缺位状态。问题是,无论什么年龄段的人,都需要精神慰藉。因此,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聚到一块儿打牌赌博,在农村成为普遍现象。

  其实,不论是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带来的此长彼消,还是青年外出务工者抽去了农村活力,都不能成为目前农村文化娱乐生活匮乏的理由。还是那句老话,农村文化生活是块阵地,关键是谁占领的问题。先进的文化不去主动占领,一些落后、腐朽的东西便会乘虚而入。在这方面,农村基层组织必须有所作为。如果一味强调提高农村文化生活多么困难,李之群的做法便提供了最有力的反驳理由。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各级、各界的努力,增加农村娱乐项目,提高农民精神生活质量,更是各级基层组织必须面对的大课题。正因为这样,李之群对村民的“精神扶贫”尤其具有参考价值。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