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喜迎“第二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4:20 舜网-济南日报

  本报讯(记者 宋姝辉)新春伊始,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的职工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章丘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博物馆划归文体局管理,纳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预算。闻此消息,职工们欢呼雀跃,这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即将迎来第二个发展的春天。

  城子崖遗址就是龙山文化的命名遗址。1928年,我国第一代考古专家吴金鼎先生在我市发现和挖掘了城子崖遗址。随着考古工作的发展,历史同一时代内出现了若干考古文化
,后来根据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严文明先生的建议,把距今4800年至4000年这段历史称为“龙山文化”。上世纪90年代初,考古学者再次对城子崖遗址进行钻探和试掘,龙山文化研究取得新突破。1994年,我市投资500多万元,修建了城子崖遗址博物馆。这也是我省惟一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

  然而,在经过建馆初期的快速发展之后,近年来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城子崖遗址博物馆陷入了发展的“低谷”。博物馆连续数年游人稀少,门票收入不足万元,文物开发利用不够,这座文明的宝库似乎被人遗忘了。

  本报记者于2005年12月19日采写内参《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缘何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内参反映的情况引起市领导高度重视。2006年1月23日,市委书记姜大明将该内参批转给章丘市委主要领导。24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良也在内参上作了批示。

  章丘市委、市政府接到领导批转的内参后快速行动,在派出专门的调研组到文体局、龙山镇和博物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召集有关部门举行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当场拍板决定将龙山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划归章丘市文化体育局管理,章丘市编委下发了章编办发【2006】1号文件《关于调整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管理体制的批复》,将龙山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纳入全额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编制为10人,理顺了管理体制。章丘市文化体育局表示,他们将积极配合上级有关文物管理部门,加强对博物馆工作的领导,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招聘相应的文物专业人才,搞好业务培训,充实文物藏品,充分保护、开发、利用好龙山文化。

  博物馆现任主任田继宝兴奋地向记者谈起了他的2006年度工作计划:坚持“开门建馆”,充分利用空置展厅,丰富博物馆的展品,增加博物馆的“看点”;成立黑陶研究所,开发研制黑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