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复旦自主招生 不用高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4:25 东南快报

  向学校投寄报名表、申请信、学习成绩单和推荐信等申请材料,通过学校的面试后便可进入大学读书——今年准备报考复旦大学的上海高中生,将有300人可以通过这样类似申请国外大学的做法“申请”就读复旦,而无需全部去挤高考这座“独木桥”。

  昨天上午,复旦大学正式发布了今年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这一方案首次改变了大学录取依据,高考成绩只作为一个参考。如果今年实行成功,今后则可能将其他优秀生
选拔方案逐步合并入这个自主选拔录取方案。

  记者获悉,今年全国只有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所高校向教育部提出了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的申请。

  对于复旦大学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革试验,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昨天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就是为了试一试,变高考这个“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为“素质教育的指挥棒”,最终培养创新人才。

  改革目的

  只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秦绍德表示:“高分人才并不等同于高素质人才,应试教育培养不出全面发展的学生,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实现了高等教育在人才选拔与人才培养理念上的对接。招收与复旦精神相符、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是复旦此次改革的目的所在。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复旦大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育人目标,因此,在招生上就要“不拘一格选人才”。

  意在生源?

  不构成“抢生源”之说

  有人提出,复旦此举是否意在与北大、清华抢生源?秦绍德表示,复旦的生源一直很好,而且此次招收300人在复旦整个3300人的招生计划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因此不构成“抢生源”之说。

  “复旦也好,清华、北大也好,大家都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任务。我们此次自主选拔录取方案并非‘排他性’的,考生完全是自愿报名,选择也不是非此即彼。”秦绍德表示,申请复旦自主选拔录取的学生同时可以报考其他学校,即使拿到复旦的录取通知后,这些学生仍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报到。

  未来发展

  希望更多高校自主选拔

  秦绍德还希望其他高校也能积极参与类似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提出各自的方案。“我们不认为我们目前的方案就是最好的,我们希望形成一个这样的态势:以后好的考生可以接到多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然后自己选择一所去报到。”他还表示,因为具体操作的限制,今年的自主选拔录取仅限于上海生源,但今后一旦成功就可能过渡到全国招生。

  与高考关系

  招生主体仍然是高考

  秦绍德并不认为此次改革与高考冲突,他表示:“我们此次改革并不打破高考格局,招生名额只占复旦在上海招生总数的1/5强,主体仍然是通过高考招收。”

  □相关新闻

  今年1000万人赶高考

  教育部部长周济昨天透露,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预计将达千万,做好2006年高校招生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阳光工程”,推进“阳光工程”制度化。2005年全国共有867万考生参加高考,录取新生504万。高考违规率下降为万分之三点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