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青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昨日举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4:32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掀起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新农村建设高潮

  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举行杜世成夏耕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本报讯昨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和省部级领导干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研讨班精神,全面总结和分析
我市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任务。

  市领导杜世成、夏耕、崔锡柱、张若飞、蔡伦斌、王文华、徐长聚、王伟、张泽忠、李增勇、张惠、王书坚、姜杰、张元福出席会议。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杜世成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作工作报告。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崔锡柱主持会议。会上,印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乡互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讨论稿)》,表彰了2005年郊区经济发展“七十强”。

  杜世成在讲话中强调,这次会议的召开将在全市掀起一个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就是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率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这样一个课题,主要基于以下四点考虑。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青岛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城市,正在努力建设全国重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必须走在全国的前列。第二、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我市已经具备了率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条件。这种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已经初步构建起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产业集群中的大企业都具备了向农村延伸发展的能力和条件;我们城市的大框架已经基本拉开,为农村迅速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创造了条件;市、区市和镇各级财力明显增强,具备了向农村进行转移支付的能力;郊区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有力地拉动了郊区工农业发展;我市产业品牌、城市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为农村地区扩大招商引资、进一步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如果我们不能加快发展,就会错失机遇,就会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第三,我们有一大批先进典型引路,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第四、虽然青岛的形势很好,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杜世成强调,各区市要迅速动员起来,全面落实“二十字”方针,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问题。一是突出抓发展。在发展中要注重强村和富民两个重大课题,通过在发展中不断强村,不断富民,达到“民富村强”的目标。二是突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完善包括低保、劳动保障、医疗保障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三是突出人的全面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农村教育、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使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世界更加充实。四是注重全面推进“四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富村的概念,也不仅仅是一个新村的概念,而应该是一个政治、经济、社会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统一体。要按照“四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五是突出依靠群众和艰苦创业。各级都要围绕农民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民意愿推进新农村建设,依靠农民力量搞好新农村建设。要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群众、带领群众发展创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党支部、村委会的头等大事。

  杜世成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动员和协调全社会力量,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特别要从六个方面入手加大帮扶力度:一是帮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在产业布局、项目摆布、集群产业延伸等各方面帮助农村发展。二是帮政策。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大对农村发展、就业、经商、务工等各种政策的扶持,为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帮建设。要从资金、物资、规划、施工等各方面入手,帮助农村加快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帮制度。要研究建立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靠制度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快速、率先发展。五是帮人才。农村发展靠人才,各级都要为新农村建设输入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和各类专业人才。六是帮班子,要结合正在开展的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和镇(街)党委换届,帮助农村各级领导班子加强自身建设,把能否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选拔、培养、建设村支部、村委会的标准。

  杜世成说,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既要保持满腔的热情,又要保持科学的态度。特别在决策过程中,要尊重民意,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的意愿和要求。要注意讲求实效,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多办好事、实事,不摆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要坚持量力而行,防止急于求成。要坚持分类指导,搞工业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搞农业也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集体经济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民营经济也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落实“二十字”的基本要求,使每个地区的新农村建设都能突出特色、符合规律。要把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动员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夏耕在讲话中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并对今年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他说,2005年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工作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推进城乡七个互动战略,不断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认真贯彻各项惠农政策,使城乡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粮食总产量、农民人均收入和市本级“三农”总支出的增幅都达到“十五”以来的最高水平。

  夏耕提出,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今年的新农村建设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乡互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为重点,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的步伐。

  夏耕说,要切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稳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一是要把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要把农业科技进步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结合起来,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三是要把推进

农业产业化与联结农户、富裕农民结合起来,带动更多的农民走向市场。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要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要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要继续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要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要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文明素质;同时还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

  夏耕指出,新农村建设要切实抓好几个重点问题。第一,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第二,坚持正确引导,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既要有紧迫感,责任感,又不能急功近利。第三,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今年,市里将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在资金投入上突出“三个高于”,各区市和部门要认真组织调研,准确把握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把有限的资金用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第四,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必须广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决不允许违背农民意愿,更不能侵占农民的合法权益。

  会上,城阳区、胶南市、胶州市李哥庄镇、莱西市沽河街道办事处后庄扶村作了典型发言。(本报记者梁学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