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市民看病先去社康中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4:50 深圳商报

  卫生部启动医疗服务重大改革,深圳被确定为惟一试点城市

  市民看病先去社康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药品、耗材、非核心性业务由政府集中统一采购

  深圳商报记者王美华

  

市民看病先去社康中心

  图:深圳将大力加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建设,方便市民就近就医。深圳商报记者范国瑞摄

  【本报讯】昨天,深圳市被卫生部确定为全国惟一一个医疗改革试点城市,标志着我国卫生改革正式在深启动。

  卫生部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司司长杨青在有关仪式上宣读了试点改革项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重大疾病社区防制适宜技术实验性研究》实施方案,并进行了授牌。

  据介绍,在深圳启动的卫生改革内容主要包括:看病要先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社区卫生首诊制,如果社区卫生机构解决不了,再转诊到大医院,经大医院治疗后需要康复的病人再回到社区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医疗机构的开支与收入和医生的收入无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的药品、耗材、非核心性业务由政府集中统一采购等。

  有关人士表示,这一项目的实施与推行,不仅能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现象,还将对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使用起到积极作用。深圳试点成果将成为指引我国未来5到10年医改的一个重要模式。

  据了解,改革项目首先在宝安区开展。目前,我市卫生部门已完成试点区卫生服务调查,现正在进行社区卫生机构调整、人员聘用和培训等工作。

  为保证这一项目顺利开展,卫生部、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社区卫生服务分会、深圳市卫生局、宝安区人民政府、宝安区卫生局等单位成立了中央项目指导小组和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卫生部将持续跟进这一改革试点,并对每个阶段进行评估。

  杨青表示,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今年我国将卫生改革重点放在社区卫生服务上,医疗卫生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正在探索中。杨青表示,希望深圳的改革为全国摸索出一条新路来。

  市卫生局局长江捍平表示,推广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深圳有着良好的条件:一、深圳现有社康中心367家,十一五期间将达到800多家,保证全市620多个居委会都有社康中心。二、目前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保覆盖率已达90%以上。三、今年政府为每个社康中心提供了60万元启动资金,社康中心的服务检查项目在逐步增加。江捍平表示,深圳将采取系列措施引导市民首先在社区看病。

  改革举措

  举措之一

  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2000~3000人配备一个家庭医生团队(包括1名家庭医生、1名社区护士、0.5名公共卫生医生或护士);1万人口的社康中心配备5名医护人员。中心可根据居民需要配备口腔保健医师、心理医师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一个家庭医生团队用房面积不低于70平方米且总面积至少400平方米。业务用房由政府统一规划按照社区建设原则配套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服务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提供综合性、连续性的门诊服务、家庭服务和双向转诊服务。

  举措之二

  政府统一采购配送药品耗材

  调整药品、耗材及其他非核心性业务服务的采购与配送办法,逐步建立并实行由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统一采购、集中配送制度。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新成立)是卫生局下设的单位,由管理本部(设质量管理与研究部、财务监管部、公共关系部等)及其派驻各街道管理分中心组成。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主要负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管理的监督、人力资源的准入和业务培训、技术标准的采用和服务领域或项目(服务包)的选择、药品和耗材以及非核心业务的统一采购与集中配送、卫生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等。

  举措之三

  构建两级卫生服务体系

  区域性医疗中心和区域性预防保健中心构成第一级卫生服务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第二级卫生服务组织。

  区域性医疗中心由市、区、街道医院组成,作为区内临床医疗中心,向区内居民提供专科和疑难病症的诊疗服务以及急救、双向转诊服务。区域性预防保健中心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及其派出机构组成,负责对区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技术规划、制定干预方案,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预防保健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人员培训、质量控制和考核评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区域性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及其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成。

  举措之四

  推行社康中心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

  区域性医疗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之间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在院内设立共同保健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可定期(每周半天)在共同保健门诊坐诊及参与住院查房,共同照顾病人。

  扩大医疗保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覆盖面,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行首诊制,与区域性医疗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挂钩一家首次转诊医院,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网底的作用。

  举措之五

  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收支两条线

  社区卫生服务的常规工作经费,包括人员经费、业务经费、发展经费,由市、区两级政府共同筹集,纳入区、市两级政府财政年度计划,区级使用、市级监管。

  社区卫生服务经费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各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只配备收银出纳人员,由区级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负责收缴与返还,收入减支出不足部分由政府进行补贴,收入减支出盈余部分用于社区卫生事业发展。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立分账户,同时接受上级管理中心统一管理监督,并定期进行公布,接受外部监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收入实行基本年薪加绩效工资制,绩效工资与机构的服务收入不直接挂钩,由服务完成的质量与数量、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因素确定,确保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

  举措之六

  建立综合监督管理机制

  设立“社区卫生服务民意小组”,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等进行外部监督。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对各社区健康服务机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对服务质量进行系统评估,对政府财政投入的绩效进行评估,编制社区卫生服务年度报告,选择适当的方式与媒体进行发布。

  对从事社区健康服务的机构及其法人、从业的个人建立诚信制度和诚信档案并定期对社会发布。对有不良诚信记录者视其情节严重程度分别予以不同程度的限制执业、禁止执业和公布诚信记录等措施;对违背社区卫生服务宗旨、偏离方向及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