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复旦自主选拔考生名单公开 弥补一考定终身缺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5:10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经教育部批准,2006年复旦大学将在上海部分考生中试行“自主选拔录取”。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这是继高校实施保送生、优秀生自主选拔、5%自主招生选拔等政策后“真正意义上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昨天专门就相关问题接受了上海东方早报记者的采访。

  考生名单全部网上公开

  早报记者:复旦此次招生改革,在上海招生300人,占复旦大学2006年招生总规模的近10%。

  社会、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莫过于“10%的自主选拔录取是否100%公平”?

  秦绍德:复旦大学已积累了丰富的招生经验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在多年的保送生、优秀生自主选拔以及5%自主招生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自主选拔内容和测试方法(包括面试方法),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为保证该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我们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订了实施细则和计划,在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做到选拔工作规范有序,选拔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以及录取结果公示。

  无论是进入面试的考生,还是被最终录取的学生,其名单都将适时在网上公开。此次改革坚决拒收“条子生”、学校纪委书记将亲自参与招生各环节、整个录取环节的工作,并将接受社会与媒体监督。

  改革弥补“一考定终身”缺陷

  早报记者:复旦为什么要率先参加改革,有观点认为这是为了提前录取,争夺优质学生资源,您怎么看?

  秦绍德:争抢生源当然不是我们的初衷。高分人才并不等同于高素质人才,应试教育培养不出全面发展的学生,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实现了高等教育在人才选拔与人才培养理念上的对接。招收与复旦精神相符、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是复旦此次改革的目的所在。

  我们需要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他们的品性、合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奉献精神等,但是目前通过统一的高考不足以反映这些。就像之前那个因为下水救人而被美国著名高中选去交流的复旦附中学生那样,我们也希望通过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来打破应试教育的社会定势,让类似有特殊才能和品质的学生有可能进入复旦。高水平一流大学需要选拔具有潜质的未来人才,复旦大学的试验意在弥补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缺陷,在选拔条件和录取标准上,大大增加了对考生综合素质要求的比重,更加贴近素质教育的要求。

  早报记者:学生可以同时报考复旦和别的高校的自主选拔录取考试吗?

  秦绍德:我们是不排他的,我甚至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参与到改革试点中,让好的学生可以一下子收到几个大学的录取通知,然后进行选择。我们现在录取率和入学率基本上相当,是因为大多考生都是通过高考只能被一所大学录取,而我希望将来这两个数据可以有分别,让考生有更多的选择,你可以收到复旦的通知书而不来,这都是可以接受的。

  早报记者:这次自主选拔录取的300位考生不分专业,而专业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影响很大,您觉得这会影响考生的热情吗?

  秦绍德:经由自主选拔录取的这批学生将和高考入复旦的学生一起进入复旦学院学习。这些学生进入复旦学院,一年后再选择专业,不要一考定终身,也不要一选定终身。我想在接受通识教育一年后,他们会对专业有更清晰的选择。

  近年来复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学生选课自主权的扩大,转专业改革的实施,以及第二专业、第二学位修读计划等的推出,都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本次招生改革是将复旦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要求贯彻到选拔人才的过程中。

  是否推广仍等教育部意见

  早报记者:今年的试点只在上海范围内,请问复旦是否有计划在全国推广自主选拔录取?

  秦绍德:复旦大学从来都是全国的大学。今年复旦的招生计划是3300人,其中上海录取1490人,一半不到。上海生源一直以来都在总生源的一半不到,以后我们还会逐渐加大外省市考生的录取比例。如果教育部同意,我们乐意将自主选拔录取的模式推向全国,虽然这会增加录取成本,但是耶鲁、哈佛大学都是“全球飞”的录取考生,要找到人才就是这样的,当然这还要全国各地招生部门的支持。

  方案解读:

  自主选拔考生仍需参加高考

  《复旦大学2006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提出“凡经过本方案遴选过程、符合条件的考生,并参加了200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便予以正式录取”。也就是说即使被前录取了,学生也需要参加高考。对此,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介绍,自主选拔录取方案是高校招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经过高考才能取得入学资格,高考的成绩也对入学后奖学金的发放等有影响。

  高考成绩不影响录取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表示,高考成绩不影响录取。同时,对那些没有通过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仍然可以通过高考录取,“等于是多了一次报考复旦的机会”。尽管对300位考生来说,高考的成绩不影响录取,招办主任郑方贤表示复旦方面仍会追踪他们的高考成绩,作为录取改革的重要信息收集。而这些学生在今年9月将和通过高考进入复旦的学生一起进入复旦学院学习,接受通识教育,并在一年后进行专业选择。

  与其他选拔方案互不影响

  招办主任郑方贤介绍,自主选拔录取改革与复旦现行的其他选拔测试方案,比如保送生选拔等各自独立执行,互不影响。他还提醒上海考生,进入复旦的主体仍然是通过高考,别为自主选拔录取过分准备而影响高考。

  面试是关键没有硬性标准

  蔡达峰表示,面试时考生可以自由表达,学校将现场随机安排面试双方,每位考生都将分别接受5位专家每位15分钟的面谈,学生总共将有75分钟的面试表现时间。随机组成的面试团教授将来自文理等各专业背景,以对学生做出综合的评价。郑方贤介绍,面试没有硬性标准,本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凸现了大学自身的择才方式和标准,把面试作为录取中最关键的环节。

  他山之石

  哈佛大学招生的主要标准是学生在SAT(学术水平测验考试)考试中的表现,此外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包括学生在中学期间取得的学业成绩、参加课外活动的表现、个人素质以及创造力等是否优秀。哈佛大学尽量对每一位报考者进行面试,以评估考生的才智和其它个人品质。

  牛津大学对面试与考试成绩兼重,除了要看考生的A级考试成绩,还要参考面试成绩,使得教师可以发现学生是否适合攻读本学科,学生也可及早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早日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

  来源:东方早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