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12380,请你大胆使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6:19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组织系统专用举报电话一年运行表明:群众监督意识增强,监督质量有待提高———

  [引言]2004年3月,全国各级组织系统同步设立了12380专用举报电话,群众可通过拨打该电话对党政干部任用中的违规或腐败行为进行举报。在2月28日召开的全省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座谈会上,记者获悉,2005年全省12380共受理群众举报4348件,根据调查核实,对32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处理,取消了11名违规任用干部的任免决定,免去了2名干部的职务,对
19名干部进行了其他组织处理。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对群众举报的情况作了分析,许多信息令人深思。

  县处级干部成监督重点

  两组统计数据,一降一升耐人寻味。

  一降:举报受理总量和涉及选人用人问题的举报量下降。12380开通两年来,全省共受理举报8935件(次),涉及选人用人方面举报1219件(次)。其中,2005年,受理举报4348件(次),比2004年减少239件(次),涉及选人用人问题的举报减少75次。

  一升:反映县处级领导干部的举报数增加。

  “12380搭建了一个群众参与干部监督的平台。从这两年的情况看,群众监督意识逐渐增强,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处长刘华军说,“一降”从一个侧面反映在过去一年,中央和省委在加大对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预防和惩治取得了成效;“一升”则暴露出干部监督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当然,也与群众直接接触更多的是县处级领导干部,对他们更了解有关。

  在有关选人用人的举报中,记者发现,反映违反程序、不符合任职条件和买官卖官、跑官要官的情况仍较突出。

  86%的举报与选用人无关

  12380本是专门受理对干部选任中违法、违纪和腐败行为的举报,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两年来,真正涉及选人用人方面的举报仅1219件(次),约占举报总数的14%,其他86%的来电中,反映什么的都有,干部工作作风简单粗暴、财务公开问题、民事纠纷、土地问题……”这多少让干部监督部门有些无奈。

  一位政府官员认为,现在很多部门都设立了举报电话,但宣传不够,老百姓不清楚哪些问题该找谁。此外,每个部门各自为政,也使得群众反映的问题因“不归属我管”而被搁置,一旦群众反映的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有了新的举报电话,自然会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拨打。

  “查无实据”如此之多

  根据信息举报“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干部监督部门对举报件的处理基本以转办为主。“从各地各部门办理转办件反馈的情况看,基本上都查无实据。”干部监督部门反映。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查无实据”?有关部门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相当部分属不实举报或报复性举报。转办件中也有线索较为清楚或是署名举报的,但常常有署假名或盗用别人名字的,查着查着,线索就断了。

  同时,干部监督部门认为,地方在对待干部问题上的保护主义也导致了部分“查无实据”的产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对举报件的‘分级负责、归口办理’,更要注重对举报件的直接查处,特别是对一些署名举报、涉及一把手和重要部门重点岗位领导干部的举报,要有选择地直接查处或实行举报项目督查制。对下级部门经查不属实的举报件,要按比例复核。”刘华军说。

  对举报者采取保护措施

  举报中,约有90%的人是不署名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不愿实名举报?

  “从提高举报质量的角度出发,我们提倡实名举报,但真要让群众愿意、敢于实名举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事干部监督工作多年的卢燕说,干部监督部门已对举报人采取保护措施,如批转时,隐去举报者的名字;制定严格的保密、泄密追究制度等。

  “但这远远不够。”卢燕认为,鼓励实名举报不仅要从导向上更要从制度上建立激励保护机

  制,使更多的人敢用12380,要加大对举报信息的跟踪调查落实力度,使举报的干部群众能够看到希望,使12380真正成为干部监督的好助手。

  ■本报记者孙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