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今日开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7:0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两会议程(3月3日)

  1审议通过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议程

  2听取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3听取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新闻发言人吴建民宣布,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定于3月3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13日上午闭幕,目前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收到提案、发言稿900多件

  吴建民说,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开幕会、闭幕会和三场大会发言将安排中外记者采访,一些小组讨论和界别联组讨论将向中外记者开放,会议期间将举行两场中外记者招待会和一场集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政协委员围绕“积极建言献策、共绘‘十一五’蓝图”和“发挥政协优势、构建和谐社会”两个主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目前,大会秘书处已收到提案466件,大会发言稿435份。

  委员建议在草案中充分体现

  在回答记者关于人民政协在“十一五”规划制定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问题时,吴建民说,全国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一些政协委员组成若干专题调研组,围绕规划编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开展调研,向有关决策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在中共中央提出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前,全国政协还举办专题协商会,国务院领导同志、有关部委负责人及规划文件起草组的同志,专门到会听取意见。委员们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证能源安全和发展新能源、实现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平分配机制、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等意见和建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得到充分体现。在中共中央提出“十一五”规划建议后,全国政协又召开常委会议,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认真学习、充分讨论,并形成了专项建议报送中共中央。可以看出,“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的制定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全国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认真履行职责,发挥了积极作用。

  委员们十分关注重大民生问题

  吴建民说,从多方面收集和了解的信息,结合目前收到的委员提案和发言材料,今年政协大会上,委员们十分关注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当中的重大问题。比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解决社会分配不公、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安全生产等问题。此外,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刚刚颁布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也是委员们关注的一个话题。

  中国社会面临八大任务

  基层民声民情,是党和政府最为关切的工作重点。2005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入基层,体察民情,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倾听老百姓对社会发展的殷切期盼,在和普通百姓的互动中寻求破解难题的办法。

  在2005年,很多普通百姓当面向中央领导反映真实情况,他们的实话实说折射了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八大任务。

  扶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

  医疗卫生:让百姓看得起看得好病

  教育:让村里的孩子上得起学

  就业:撑起百姓工作的“保护伞”

  环保: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只争朝夕

  安全生产:切实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收入分配:调高保低构建和谐

  社会保障:织厚劳动者的“安全网”

  上学·就业·看病

  政协委员会诊民生“三大难”

  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两会召开在即,这些和民生密切相关的“老大难”问题,引起了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们的高度关注。委员们呼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解决群众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现在已经到了下决心破解这些民生难题的时候了。

  上学难已经到了拍桌子的地步!

  徐心华委员:我家里以前很穷,却上了大学。如果到了现在,我可能反而上不起大学了。我很奇怪,为什么几十年前,经济不怎么发展,贫困学生能上起大学,而现在经济发展了,却反而上不起学?往届两会小组讨论时,有的委员为此拍了桌子,“如果按照现在的收费标准,那么在座的委员,当年有几个能上得起大学?”教育问题事关社会公平,事关社会主义国家形象,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了。

  就业难大学生是财富不是包袱

  舒安娜委员:大学生、下岗工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就业是民生之本,搞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需要改进的是:政府要建立更多的就业平台,劳动部门要多组织就业培训,让他们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对企业来说,招聘时不要盲目追求高学历,招聘条件要实事求是。对就业者来说,要转变就业观念,要有独立自主的创业意识。社会也要多宣传自主创业的模范人物。

  看病难干部群众应享同等医疗保障

  任玉岭委员:去年在天津调研,我遇到一位做过厂长和工会主席的老共产党员。让我感到震惊的是,老同志家的床下藏着一瓶敌敌畏。老同志解释说,怕的是医疗费过高,不能把沉重的负担压给下一代!小病拖、大病挨,快死才往医院抬。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也好,医疗费增长过快也好,说千道万,我觉得有一条必须做:从长远看,全国应建立最终统一的医疗保障体系,让领导干部与百姓同享一样的医疗保障。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

  “十五”未竟指标的警示

  盘点“十五”,5大类40多项数量指标基本实现,但耕地保有量、污染物排放、研发投入比、高中入学率等四项指标却没能完成。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和有关专家指出,这些“十五”没有完成的任务凸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成为“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

  1、耕地保有量

  [“十五”指标]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保持全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到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不低于12800万公顷。

  [完成情况]刚刚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中国净减少耕地36.2万公顷,全国耕地面积约为12200万公顷。

  [点评]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教授萧灼基指出,我国人均耕地本来就少,加上大量占地,粮食单产增长潜力受到诸多限制,而人口仍在增长。“粮食安全问题,必须时时关注,不能掉以轻心。”

  谈到耕地保护问题,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邦杰列举了一串数字:目前我国基本农田已不到16亿亩,高产田仅占28%,中产田占40%,低产田占32%。杨邦杰建议,国家应重视基本农田建设,加快推进土地复垦,稳步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倡导节约用地,尽可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2、污染物排放

  [“十五”指标]城乡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10%。

  [完成情况]2005年,除工业固定废物排放量有显著减少外,其他主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烟尘等排放量减少10%的目标没有实现,二氧化硫排放甚至有所增加。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王有德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有的地方虽然口号叫得响,可到了实际工作中,眼睛只盯着经济增长、招商引资等“硬指标”,而忽视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这些眼前看不到成绩、但却关乎子孙后代的“软指标”。总体上看,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远没有实现转变。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当切实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以实际行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研发投入比

  [“十五”指标]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5%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技术进步加快。

  [完成情况]刚刚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367亿元,仅占国内生产总值1.3%。

  [点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这一指标没有完成表明全社会科技投入不足,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科技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方廷钰指出,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30%,明显低于发达国家60%到70%的水平。中央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今后必须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

  4、高中入学率

  [“十五”指标]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到2005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60%左右。

  [完成情况]据教育部初步统计,2005年高中毛入学率只达到52%以上。

  [点评]有关专家分析指出,高中阶段教育供给不足,一是普通高中培养能力严重不足,有些地方特别是中小城市、非重点高中经费投入不足;二是职业教育发展薄弱,专业结构急需调整,实验实习条件急需改善。

  “农村中小学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与城市有很大差距,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因为交不起费用而提前结束了学业。”全国人大代表段志爱是来自山西平遥县的一名中学教师。她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近些年来,国家很重视教育发展,“普九”、高校扩招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作为承上启下的高中教育还有待加强。未来应加大对中等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对能增加就业的职业中等教育,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