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了大地的丰收 循化县农业科技中心主任马光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7:23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光辉,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像黄河浪花一样动人的名字,传遍了积石山下的撒拉之乡,传遍了火红的辣椒地头……他就是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自学成才的撒拉族高级农艺师———马光辉。

  1977年 ,马光辉从省师范学校毕业,放弃了在省城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故乡循化从事教育工作。凭着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工作干劲和一心扑在工作上的热情,他很快就成为教学骨干和能手,多次被县上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科技春天的阳光雨露滋润着循化大地。年轻有为的马光辉调入县科委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他决心用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农业科技的推广和研究,用科技之火开启群众摆脱贫困和愚昧的心智。为给自身加油“充电”,他先后参加省、地举办的各类科技管理培训班十三次,潜心翻阅大量农业科技资料,钻研了《果树病虫害防治学》,《果树昆虫学》、《土壤肥料》、《植物及植物生态》、《种子》、《作物栽培》等农科书籍,先后撰写30多万字的体会、调查、考察报告和技术材料,1992年、1993年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6篇科普文章,为循化县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种植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多年来,他牺牲了无数个节假日,起早摸黑,奔波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根据全县不同的地理位置及各地经济发展现状,找准适宜不同地区、地理位置推广科技项目的路子。他踏遍了循化的山山水水,一忙实验、二忙推广、三忙培训、四忙技术指导,为循化农民群众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奔小康开辟了一条捷径。

  为实施好“科技兴农”战略,振兴农村经济,马光辉利用各种文字宣传工具,影视手段,以及展览、表演等方法来传播科技知识,1986至1990年5年内,他策划组织、举办专业性培训百余期,培训人员达10万多人次。作为县科技宣讲团的组织者,他带头备课,深入乡村农户宣讲农业科技知识,每年在县妇联、供销社、项目办、省科协等部门组织的农业科技培训中,由他专题讲座授课不少于10多期,受训人员达2000余人次。马光辉通俗易懂、结合循化农村实际的讲课,每次都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众人拾柴火焰高。马光辉深深体会到,要做好农村科技工作,必须组织社会力量,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来共同努力。1987年,马光辉与道帏藏族乡有关领导协商后,成立了由l53名会员组成的科普协会,随之又大胆的尝试了27个行政村的科技村长组建培训工作,很快,一批土生土长的农民技术力量活跃在道帏藏族乡的每一个村落。粮食产量逐年提高。随后,全县10个乡镇154个行政村相继都配备了科技村长,在开展科普服务工作中,发挥着了重要作用。

  1990年,马光辉根据兄弟省、县的有关报道,向地区建议并大胆地引进了现代农业最先进的间、套、复种植模式技术。来年自己主抓实施的积石镇新建村百亩小麦玉米带状田大获丰收,各地领导和群众竞相前来考察学习,为全县乃至河湟地区推广和实施“吨粮田、两千田、三千田”贡献了力量。

  一项新技术一旦运用到实际,显现出来的作用就不可估量。马光辉他组织引进的固氮菌剂、生根粉、增产菌及多种农业微肥的广泛使用,给粮食增产起了辅助作用;包心白菜、大葱、蒜苗的引种和技术指导,填补了循化县蔬菜业的空白。多种模式温棚蔬菜生产技术的应用,逐步解决了城乡蔬菜淡季的困难。循化县苹果产业一度红极一时,但90年代后期衰落滑坡,马光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极力提议县上组成农村科技考察团,赴甘肃地区进行了两次实地考察,回来后,他一连好几个月伏在案头专心致志撰写引进特色果品的可行性课题报告和实施意见,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认可,促使农科部门引进了美国大杏仁、枣树栽培、核桃,全县推广种植示范面积达4000余亩,经济效益初见成效,弥补了循化特色种植业的空白。

  循化线辣椒以果肉厚色艳,油多籽少,辣味适中,香味浓郁,成为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名特优产品。但从1986年开始,大田辣椒生产受到病虫侵害,大面积枯萎死亡,致使种植面积由正常年景的800亩骤降到300亩左右,年总产由50万公斤减到5万公斤左右,年损失约200万元,使此品种濒临灭绝之境,群众要求防治病害的呼声越来越高。马光辉向县委、县政府汇报请示,成立了"探索辣椒病害防治实验攻关小组",集中人力、资金,配合省科研部门对引起辣椒死亡的病原、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等整整研究了6年之久。马光辉说:“线辣椒是循化农民的当家品种,也是命根子。这个产业搞不成,农民摆脱不了贫穷,我无颜面对父老乡亲。”6年间,他组织26名科技人员,长年风雨无阻,奔波于黄河沿岸辣椒产区的各实验点上,通过立项后三年的试验、示范,功破难关,终于找出了病因,筛选出了有效的药物,给全县乃至全省的椒农带来了希望。1992年,全县线辣椒种植面积上升到1313亩,产量达150多万公斤,产值达200多万元。20多年来,他和同事们跟踪研究线辣椒病虫害防治和丰产栽培不放松,县上也非常重视线辣椒品牌的打造,成功举办了四届辣子节,打出了品牌,现在种植面积达1.8万亩,年产值达40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从2004年开始,马光辉又致力于线辣椒"提纯复壮"的科技推广研究,搞试验田,每年向种植大乡、种植大户供种,示范面积达4000多亩。

  享有很高声誉的循化花椒,有约500年的栽培历史,但自然的栽培和传统管理,使花椒产量不高,树体衰老早,寿命短,形不成规模,发挥不了产品优势。强烈的责任感促使马光辉自费选择六项课题,连续研究了8年,从育苗、整形、修剪到病虫害防治、土肥水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不少新的措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主要的4种病害和8种虫害的技术资料第一次在青海花椒产区开始应用,在指导花椒生产中发挥了积极的效能。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之一。循化县自50年代推广小麦优良品种至80年代已属第五代。寻求第六代更新换代优良品种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以马光辉为带头人的农业科技人员肩上。在6年的实验中,他们按育种学的原理,建立档案,精心观察,进行第二次研究选育,从下籽量、出苗、基本苗、生育期各环节和穗粒数、千粒种以及出粉率等方面对照分析,掌握第一手资料,协调有关部门扩大种植面积,区域进行试种对照,使全县五乡(镇)“百亩实验田”长势喜人。第六代优良小麦品种诞生了……

  1998年,循化县掀起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的热潮,马光辉作为县政协委员大胆地提出了“稳粮、增油、扩菜、抓果”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经县委、县政府采纳并通过几年的实施,循化特色农业占总耕地面积的80%。组织上信任马光辉,农民群众公认马光辉是科技土专家,出现农业科技上的问题,都上门拜访,请求他给予帮助解决,他总是义不容辞地免费为农民群众服务。

  岁月如梭,马光辉从事农科研究20多年来,组织人员实施农业科研项目30余项,潜心研究“循化线辣死病原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和“循化花椒栽培”及“循化线辣提纯复壮研究”课题,并先后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辣椒疫霉病防治技术》、《花椒育苗技术》、《花椒树整形与修剪》、《花椒树主要病害及其防治》、《享有声誉的循化花椒》、《贫困地区呼唤科技》、《荞麦栽培技术》、《复种谷子栽培技术》、《循化县农业科技建设发展之回顾》等论文。2004年出版发行了《循化特色作物栽培技术》著作。今年又出版了《青海花椒栽培》专著,填补了河湟地区花椒栽培研究的空白。由于他工作成绩显著,1986--198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青海省州县科技管理先进工作者,1990年被评为青海省科协系统“讲、比、建”先进个人,1993年被评为海东地区优秀科技工作者,1994年被评为青海省科协优秀工作者,1998年被评为全省粮油高产丰收竞赛活动先进个人,荣获循化县“优秀科技工作者”的称号。如今,身为县农技中心主任的马光辉,正迎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循化农业科技发展的征程中。(作者:韩青龙 韩生英 牛福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