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守望在大时代的船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7:43 华商网-华商晨报

  

守望在大时代的船头(图)

  晨报在新闻现场。他手中的相 机是守望者的眼睛■贾民摄王楠,金子。

  两个名字属于一个人。

  2005年4月10日,23岁的王楠,一个连打针都害怕的姑娘,面对十几个少年群殴大声喝止。为此,她几乎失去左手。

  4月11日,本报发稿时尊重王楠意见,为她选择了“金子”这个化名。从那一天起,王楠在我们心中与黄金一样珍贵。

  关注英雄·宣扬正义

  出于对英雄的崇敬,更出于对正义的执著,我们对金子受伤后的境况格外关注:

  《外来妹喝止群殴遭砍》见报两天后,金子治病已经花了1.2万元。下岗多年的金爸爸叹气:“我的女儿今后怎么办?”

  这时,本报发动读者为她捐款。

  事件发生多天后,砍伤金子的人还没有归案。金妈妈说她的第一目标就是要找到行凶者。

  这时,记者几赴现场寻找线索。

  得知“见义勇为”称号认定程序严格,记者又到有关部门奔走。

  2005年5月19日,砍伤金子的人被抓获。7月28日,金子被沈阳市政府认定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当金子手拿奖状笑逐颜开,我们视此为这座城市对正义的支撑。

  曾经有人问,为什么《华商晨报》如此关注这样一个事件?

  金子在一次回访中说:“如果我的行为能让更多的人产生共鸣,并感染这个社会,我愿意再次站出来……也许一个人能够带动十个人。”

  在金子受伤后大约一星期,沈阳重工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一位代表送来包在信封里的3000元。

  信封上写着:沈阳人心目中的女英雄。这位陌生人称赞金子是对那些“不敢站出来的人”的激励。

  我们相信,在金子的报道之后,很多人再遇到类似事件不会沉默,至少会在心中呐喊。

  勇对挑战·守望秩序

  在整个金子系列报道中,沈阳市民对秩序与正义的执著让人感动。事实上,正是这种执著使我们拥有了勇气与智慧。

  2003年12月10日,本报刊出《铲车野蛮拆迁老人被“活埋”》。第二天,时任沈阳市委书记的张行湘批示严查。12月22日,房产公司承认错误,并表示愿意承担后果。

  2004年7月7日,《捐赠化肥高价卖了?》揭出康平县有关部门卖掉省政府捐给农民的化肥。很快,省政府特派组进驻康平。7月9日,康平县二牛所口镇农技站站长被免职。

  2005年11月,面对禽流感,我们的记者深入黑山疫区传回第一手信息,帮助读者甄别谣言,告别恐惧。……“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个时代,中华民族正走向伟大的复兴;同样这个时代,转型期的种种矛盾让人难以回避。

  在这风云激荡的时代,我们愿意站在船头充当守望者,捍卫被践踏的秩序,决不无视被侵害的弱者。终结一切该终结的,关注一切美好、向上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