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份大报的价值领航(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7:43 华商网-华商晨报

  

一份大报的价值领航(图)

  本报2005年9月6日出版的《感动沈阳》纪念特刊封面影响力第一,服务性至上。

  三年来,近150次大型活动,我们秉承这一宗旨,关注民生、服务城市。

  一对恩爱的夫妻不会忘记,因为有了“单身白领交友会”,原本陌生的他们才会相识、相知、相爱;

  一位七旬的老人不会忘记,因为有了“抗战电影进社区”,《地道战》的歌声才会在院落里响彻。

  或许您还记得,去年的沈阳汽博会上,一支近千人组成的“晨报购车团”,现场买下50辆高级轿车的场景;

  或许您还记得,2004年的春天,一群快乐的大妈由她们的儿媳陪伴,携手赏花。

  三年来,我们的努力得到了您的积极响应,您的激励让我们更加坚强。

  盘点这1000多个日日夜夜,我们如数家珍。那些封存在记忆中的片段,一旦被开启,便让人泪流满面……

  51万张选票。

  “哪怕只过一分钟,票数都在增长。”

  30家入围企业和30位候选人物。

  “选到最后,评委都很为难,因为候选企业和候选人物的慈善事迹都很卓越。”

  两位慈善大使。

  “肇俊哲当天正感冒,还打着点滴;金巧巧跟我们每个人都热情地打招呼。两位明星都没有什么架子。”

  ……

  2006年2月23日,沈阳。

  坐落在市政府对面的辽宁大剧院,正享受着早春的阳光。

  半年前,沈城的慈善事业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而这里,见证了感化冷漠的关键一击。

  沈城的尴尬

  2005年9月3日,一场凝聚爱心的大型晚会在辽宁大剧院隆重举行。本报“慈善人物评选和大型慈善义演”当晚感动沈阳。

  这一天是个分水岭,此前,沈阳慈善事业的发展要远逊于人们的期望。

  甘晶,本报社会新闻部记者,首届“慈善人物评选和大型慈善义演”的前期执行者之一。

  “在和沈阳市慈善总会的有关负责人聊的时候,大家共同的感受就是现在推进慈善事业比较难。”这位活泼开朗的女孩谈起沈阳的慈善事业时,语调中略带着一些忧郁。

  据介绍,作为一座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城市,沈阳一年所募捐上来的善款仅相当于山东省的一个城镇。一年的善款平均到720万居民身上,每人每年仅捐赠善款1.38元。

  2005年的慈善日,已经成长为沈城主流媒体之一的华商晨报,能为这座城市做些什么呢?

  力量传递力量

  2005年8月1日,由沈阳市慈善总会与本报联合主办的首届“感动沈阳十大慈善人物和十大慈善企业”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文字,忠实地记录着每一个人的努力。

  第一天,选票只有3000张,我们的心为之一沉。

  第二天,选票过万,第三天选票超两万……市民参与的热情开始迸发出来!

  “虽然一个IP地址只能投票一次,但每刷新一次网页,哪怕间隔不到一分钟,票数都在增长。”甘晶激动地说。

  越来越多的参与者给了晨报人无穷的力量。“虽然很忙碌,但是我们的活动能带动这么多人的踊跃参与,我感觉很刺激,很兴奋!”瘦弱的甘晶一脸满足。

  那夜我们感动沈阳

  9月3日晚,慈善颁奖晚会在辽宁大剧院举行,过去通常只在国际电影节上才出现的星光大道,首次出现在沈阳。

  在那场晚会上,沈阳籍著名青年演员金巧巧和中国足球先生、辽宁足球队队长肇俊哲,被沈阳市慈善总会授予“沈阳市慈善大使”称号并表演了节目。香港艺人成奎安等人也来到现场为晚会助兴。

  在后来本报特别制作的《感动沈阳》特刊中,本报记者甘晶激动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为了参加慈善晚会,赵永久翻出了压箱底的西服,却没有皮鞋,于是旅游鞋很不适称地被配在脚上。很难想像,他已经捐款上百次。面对这样的精神,我们还犹豫什么呢?”本报记者崔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