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的奇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8:05 潇湘晨报

  ★金国荣(口述) 朱元亮 (整理)

  当年,在桂花飘香的时节,长长的车队排成一字长蛇,满载着上千名下乡知识青年,跋山涉水,向古老的江永山乡出发。

  山路崎岖颠簸。我和同学坐在一辆客车上,行李横竖乱堆车内,露出各种乐器、钓
鱼杆。车窗外,田畴村落,山花杂树迎面闪过。一路歌声,此起彼落:“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临离长沙时,居委会干部介绍说:“红薯藤绊了脚,柚子碰脑壳,香芋好大好大一个,一餐两餐也吃不完,江永山乡真不错!”生活原来是如此美满,生活就是一支美好的歌。

  到了江永后,山乡沸腾起来,锣鼓、鞭炮、鸟铳声声欢迎省城来的后生和姑娘。我们在生产队安顿下来后,就和社员一样,由队长安排农活。

  有次,队长派我们十几个男知青去沅口深山老林砍柴、烧石灰。我歇在一对老夫妇家,老人家无儿无女,自然十分疼爱我这个从省城来的后生。他们煮包米,沏油茶,斟红薯酒招待我,像对亲儿子一样。我砍完柴回来,就帮他做些零活,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勤快。日子久了,老人家对我无话不谈,我也喜欢听他讲自己的身世。

  有一天,老人对我说:“我是东汉名医张仲景之后裔,因晋乱南迁至此,已历多代。现在还保存有祖传的抄本古医书《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一直秘不示世。我无后人,今世有缘,遇到你这样好的伢崽,我将此书赠予你,望你以此济世活人。”我含泪向老人跪拜再跪拜,接受了这一珍贵的医书。

  我在张老汉家住了一月有余,圆满完成了砍柴烧石灰的任务。我要下山了,临别前,我向老人家辞行。他们舍不得我走,我也舍不得离不开他们。我们都流泪哭泣,拉着衣角、握着手,久久不愿松开。

  上山是服从命令,下山也是服从命令。他俩送几步,停下来,又送几步,再停下来。我不忍回头望着他们苍老的脸,越走越远,他们的身影渐渐模糊起来,但却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子里,至今还像就在眼前。

  我下山后,在工闲夜阑时,像着了魔似地读《伤寒杂病论》,一篇又一篇,一天又一天,对着医书识药,渐入医道。我还试着为社员看些小病,也有疗效。从此,我攻读医书的兴趣有增无减。

  后来,我更努力去攻读医书,一直至今。我下农村的奇遇,造就了我的一生!

  金国荣,江永插队知青,现住长沙市开福区火炬村南三片8栋三门二楼。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