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们还欠李江两头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8:05 潇湘晨报

  

“我们还欠李江两头牛”

  

“我们还欠李江两头牛”

  ★那段历史,那种磨砺,那份感情,与知青同在。

  ★大同村保留着当年知青下乡时的迁移证

  ★沅江县是我省知青插队最多的一个县,仅长沙知青就有一万四千余人。一双草鞋走过了青春岁月。

  ★这里是一处复制的知青点

  提起现任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李江,沅江市黄茅洲镇东山村村民无人不知。38年前,李江作为插队到此的知青,给这里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干、务实,为生产队做了很多好事。”今年77岁的东山村村民林景春老人如是说。

  “知青点就在我家对面”

  昨日下午,阳光明媚。沿着一条乡村小路,汽车渐渐驶入东山村。

  “当年李江就是插队到这个地方。”在村民林景春老人家里,他和老伴何晓秀兴致勃勃地向记者讲起了当年的故事。

  1968年12月,李江和其他7名下乡知青被分到林景春所在的第8生产队。“他们刚来的时候,我们在大队部搞了欢迎仪式,到处都是‘欢迎知青’的标语。”林说,当天下午,知青们和当地村民代表吃过晚饭,就被带到刚刚建好的知青点休息,“李江他们所住的知青点就在我家正对面,他们经常来我家坐的。”坐在门前的林景春指着前面的一片农田说。尽管当年的知青点已经被拆毁很久,但在林景春的眼神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他对当年的清晰记忆。

  “我们还欠他两头公牛”

  说起当年生产队里的8名知青,林景春印象最深的就是李江。

  “那时侯他个子不高,但特别能干。”林景春说,刚到生产队的时候,知青们都不知道怎么干活,“李江非常主动,自己不会就跟着我们学,学得也很快。”因为好学又肯干,李江在同去的知青中,工分总是名列前茅。

  1970年初,马上要开始春耕了,可在东山大队却丝毫看不到忙碌的景象。原来大队里的几头公牛都死了,春耕没办法进行了,大家都急得焦头烂额。

  李江得知后,当即向大队提出:回城拿钱,为大队买两头公牛。这让大队的所有人感到惊讶,“两头牛的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他真的会出钱?”

  没过多久,李江回家拿了买牛的钱。“他的家长也很明事理,听说为大队买牛,就借钱给他了。”林景春笑着说,“到现在,我们还没还给他买牛的钱呢。”

  农田仍从“知青渠”取水

  讲起李江,东山村的现任村支书廖德君印象颇深。“我也记得他,知道他为我们公社修了前进渠。”廖说,离开东山大队后,李江曾担任过公社的党委书记。任职期间,他冲破阻力,修建了现在的前进渠,“至今,还有两万多亩的农田要用这个渠取水。”

  前进渠位于黄茅洲镇腹地,附近有很多农田。“当年,这些农田的用水都是靠人担车拉,每次种田都非常辛苦。”廖德君回忆,李江当了公社党委书记以后,下决心要在此修建水渠。

  “但当时那边还住了几户村民,他们不愿意为了水渠而搬家。”说到这里,廖德君的声音突然高了起来。“我们所有人都以为这水渠修不成了,可就在这个时候,李江多次上门做这些村民的工作,村民搬迁到其他地方。”这件事情,让公社的所有人认识到:“李江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

  “很想到长沙看看他”

“我们还欠李江两头牛”

  

“我们还欠李江两头牛”

  何晓秀今年67岁,当年李江插队到生产队的时候,知青们都叫她“晓姐姐”。

  “他们就住在我家对面,经常来这里坐的。”何晓秀回忆说,特别是农闲的时候,女知青都会来她家里织毛衣,男知青则都喜欢看书。“当年李江是最爱看书的。”

  提起李江,何晓秀马上说:“他很好呀,我和老伴去长沙看病的时候,他还要我们去他家里呢。”不过,因为没有时间,老两口最终没有去成。

  因为太久没见面,何晓秀提起李江时总是望着前面的农田,似乎他就在那里干农活。“有机会我会到长沙去看看他。”临走时,何晓秀对我们说。本报记者 徐海瑞 何 敏

  记忆

  我确实来过,就在

  马灯照亮的文字当中

  我确实到来,像一行

  草鞋踏过的的青苔

  我确实存在,纵然只是一瞬

  纵然只是从黄昏到黎明

  我确实如草尖的一滴露水

  从高处,到了地下

  我确实在河流旁边,嗅到过

  春天的气息,那么纯粹

  那些歌唱,在薄雾的草丛里

  跳舞,让我满口生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