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国首个省区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通过审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9:08 云南日报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姚润丰)被列为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十大重点建议之一的《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日在北京正式通过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专家审查。这是我国第一个省区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在此间举行的审查会上介绍说,2005年3月,在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上,宁夏代表团提出的“将宁夏作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建议”,被全国人大
列为十大重点办理建议之一,由水利部承办。国务院随后也明确将开展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列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近期重点工作。

  胡四一说,水利部积极落实全国人大、国务院的要求,对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与指导。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等部门也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今年两会前夕,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水利部联合召开这次审查会,标志着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迈出了科学的、坚实的步伐。

  据介绍,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建立以水权制度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工程技术体系,以及建立与节水型社会相符合的节水文化,实现安全用水、高效用水和可持续用水的三大目标。

  为此,《规划》确定了“以水定产、以调增效、以节保供、以转促配、以联补缺”的总体建设思路,并设计了十个方面的系统建设任务,一是水权制度建设,二是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水管理体系建设,三是以水价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调控体系建设,四是以农村为主体的公众参与管理体系建设,五是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六是水资源联合调配体系建设,七是以农业为主体的各业节水体系建设,八是以排污总量控制为核心的水环境治理与保护,九是水生态系统保护与适度修复,十是节水法规体系建设与公众节水与参与意识提高。

  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表示,通过以上十方面的建设任务的实施,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体系框架基本确立,相关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政策、宣传教育体系框架形成;公众节水意识明显增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万元GDP用耗水定额指标年均下降8%以上,农业用耗水量年均下降1.5%以上,工业和服务业用水水平达到同类地区先进水平;耗水总量控制在国家分配的指标之内,实现“增产增收不增水”,同时人饮安全保障明显提高,一般年份供需平衡,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宁夏是我国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地处西北内陆,三面为沙漠包围,干旱少雨,当地水资源匮乏,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依靠过境黄河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黄河上游来水持续偏枯,同期宁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