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美国外交官命丧卡拉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9:12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美国外交官命丧卡拉奇

  3月2日,在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卡拉奇,士兵们在爆炸事件现场紧张忙碌。新华社发

  在美国总统布什将对巴基斯坦进行访问前夕,美国驻卡拉奇领事馆外2日发生汽车炸弹爆炸。除袭击者当场丧生外,爆炸还造成包括一名美国外交官在内至少4人死亡,另有52
人受伤。

  截至发稿时,还没有组织或个人宣称对这起事件负责,但巴基斯坦警方认为袭击者很可能是“基地”组织在巴分支机构,其目的是在布什访问前夕向巴基斯坦当局和美国的反恐战争“示威”。

  爆炸威力惊人

  目击者说,爆炸发生在卡拉奇万豪酒店停车场附近,距美国驻卡拉奇领事馆大门只有20米之遥。

  在一声巨响之后,停车场立刻燃起熊熊大火,浓烟冲天。停车场内10辆汽车被炸毁,美国领事馆和附近许多建筑物的玻璃窗都被震碎,街上到处都是玻璃和汽车碎片。

  巴基斯坦警方说,一名死者的头颅被炸飞,尸体被气浪掀到了万豪酒店二楼,其状惨不忍睹。

  可能是自杀袭击

  “这很可能是一次自杀式袭击,”信德省警察局局长贾汉吉尔·米尔扎说。他指出,从爆炸威力来看,袭击者至少使用了15公斤炸药。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巴基斯坦高官说,初步调查表明,袭击者的目标是一名美国领事馆的外交官。当这名美国外交官乘坐的汽车靠近时,等候在附近的袭击者驾车冲向那辆汽车,并引爆炸药。美国外交官乘坐的汽车被炸飞到空中,翻过一堵墙,落在一块空地上。

  (新华社3月2日供本报特稿)

  美国对印核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印度将加入核大国行列

  正在印度访问的美国总统布什和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2日宣布,美印两国已经签署了民用核能合作协议。这份协议不仅是布什南亚之行的第一份“大礼”,而且标志着美国对印度的核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协议的贯彻实施可能意味着印度制造原子弹的行为得到原谅。印度将加入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和英国等核大国行列。

  谈判至最后一刻

  “我们今天就核能问题达成了一项历史性协议,”布什在和辛格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根据美印两国达成的协议,美国同意向印度转让民用核技术和核燃料。印度则同意将民用核设施和军事核设施分开,同时将民用核设施置于国际核查监督之下。

  在辛格去年7月访问美国期间,美印两国达成了展开民用核能领域合作的基本原则。最近几个月来,美印两国官员加紧了谈判进程,直到3月1日晚才解决了最后的分歧,最终达成协议。

  面临国内反对声

  事实上,对美印两国政府来说,都将在国内面临对这份核能协议的质疑和反对。

  由于部分美国议员强烈反对美国和印度进行核能合作,认为此举破坏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布什在讲话中希望美国国会能够批准这个“必要的协议”。

  对于辛格政府来说,同样要在国内面临批评和指责。反对者认为,印度政府为签署这份协议作出了太多让步,任由美国干涉印度内政,严重损害了印度的主权和尊严。

  美国的双重标准

  美国和印度达成的核能协议引起各方高度关注。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在核问题上对印度和伊朗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也遭到强烈质疑。

  对此,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约翰·博尔顿1日辩解说,印度和巴基斯坦通过“合法途径”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而伊朗则试图通过“非法途径”制造核武器。博尔顿说,印度和巴基斯坦在研制核武器的过程中都没有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因此没有履行这个国际条约的义务。伊朗则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署国,因此必需遵守条约中的有关规定。

  1998年核试验后,印度陷入被国际社会孤立的状态。由核电工业国家组成的核供应国集团在印度进行核试验后对它实施制裁。路透社记者欧文·阿里夫分析说,如果博尔顿的言论代表了布什政府的观点,那么意味着布什政府准备正式承认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核武国家,这个彻底转变比美印之间的核能合作更加值得关注。

  (新华社3月2日供本报特稿)

  新闻分析

  袭击扇了布什一耳光

  布什结束印度之行后计划于3日前往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出于安全考虑,布什抵达巴基斯坦的具体时间还没有宣布。

  巴基斯坦是美国在反恐战争中的盟友,穆沙拉夫政府因此面临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和批评,穆沙拉夫本人也多次遭遇“基地”组织策划的暗杀。在布什访问巴基斯坦前夕策划这起袭击行动显然是向巴基斯坦政府发出警告。

  分析人士指出,恐怖分子还试图借助这次袭击向美国的反恐战争示威,给布什的南亚之行搅局。布什访问印度前曾突访阿富汗,并且自信地宣称美国领导的反恐战争正取得巨大胜利。布什发表上述讲话次日美国驻巴外交机构就成为恐怖袭击目标,无异于在布什脸上扇了一记耳光。

  (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