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倦勤斋“通景画”最快8月回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10:28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刘冕)位于乾隆花园第四进院的倦勤斋以其布满室内顶棚及西墙、北墙上的图画———“通景画”而闻名。2001年,作为乾隆花园中第一座被修复保护的建筑,其“通景画”的修复也相继展开。昨天,记者了解到,目前“通景画”修缮已完成大部分工序,预计今年8月就可完成回贴,而倦勤斋整体保护工程也将在2008年10月前完成。

  倦勤斋保护工程是故宫博物院与美国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项目的试点。而
其“通景画”是全国范围内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的内装饰“通景画”,整个斋内有70余张画,共约170平方米。据工作人员介绍,修复“通景画”的过程十分繁琐,要先从墙上揭下“通景画”,用面团、橡皮等完成清洗,加固画面并在画上附上一层纤维纸后,将整幅画反贴在桌子上,将原命纸揭开,修补破损画卷后,重新贴上命纸,反绷在墙上,之后拿下才开始进行补画意等工序。

  据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曹静楼介绍,目前几乎所有“通景画”都已进行到拼接阶段。最快今年8月,只要倦勤斋内土木工程等完工,“通景画”就可完成回贴。但他表示,由于回贴对空气湿度等要求较高,所以如果错过今年8月,最晚明年8月“通景画”将完成回贴。

  “倦勤斋的修缮也为目前修缮保护乾隆花园积累了丰富经验。”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晋宏逵介绍,比如丝竹镶嵌、双面绣等稀有材料的保护都为这座18世纪花园修缮提供了技术支持。据悉,目前倦勤斋项目已投入900余万美元。

  相关链接

  斥资千万美元修复乾隆花园

  本报讯(记者刘冕)美国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和故宫博物院近日签订了宁寿宫花园(即乾隆花园)保护项目协议,预计耗资1500万到1800万美元的乾隆花园修复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目前,乾隆花园仅开放了第一进院落,后边三进院落仍未开放。走进花园的“未开放区”,竹林掩映下,叠山、游廊、飞桥穿插联络在豪华建筑间,皇家气派中流露出江南风韵。但是由于各类材料的老化,彩画颜色、室内的通景画等都已破损严重。

  “十年后这里将再现乾隆时期盛景。”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晋宏奎介绍,按照乾隆花园总体规划,保护工作将分四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重点保护一到两进院落,总共涉及24座建筑。

  图为技师在修补“通景画”。

  网络编辑:刘春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