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画红绿灯怎么成了摆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10:28 北京日报

  现场一:东三环国贸桥下西南角人行横道红绿灯

  时间:2月28日下午4时10分至4时20分

  在记者观察的10分钟里,人行横道边的红灯共亮了7次,共有174人在红灯亮的时候走过人行横道,这个数字还不包括行人在通行过程中绿灯变红灯的情况。在10分钟内,只有
一名行人在路口停下来等红灯变绿灯。在红灯时穿行的还有两名在家长带领下过街的小学生。记者发现行人在走近人行横道的时候,并不放慢脚步,也不看灯,只看左右有没有来往车辆。

  现场二:北京站街北侧人行横道红绿灯

  时间:3月1日上午10时57分至11时09分

  在记者观察的12分钟里,红绿灯共亮了6次,因为有很多下火车的旅客和接站送站的人,共有453人在红灯亮的时候通过人行横道。北京站街来往的车辆多,所以有少数乘客停下脚步等红绿灯。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在车流中穿行,或和机动车抢行。此处是行人按钮红灯变绿灯的新型红绿灯,但有两次由于没有行人按钮,红灯亮了两分多钟,造成大批行人在红灯时通过人行横道。记者询问了几名行人,他们都没有注意到红绿灯是可以按钮控制的,并表示说,没见过,也不会用。

  通过两处现场的观察,记者发现,“过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横道线”远比走路要看红绿灯更深入人心。行人对于过街不看红绿灯大多不以为然,有的说:“看没有车就过呗”,也有的说,“我赶时间,等不及了”,或者辩解说:“我过的时候还是绿灯呢”。

  红灯亮时,通过人行横道的人数

  第一现场的数据:

  第一次有9人通过,

  第二次有25人通过,

  第三次有21人通过,

  第四次有37人通过,

  第五次有30人通过,

  第六次有17人通过,

  第七次有35人通过。

  第二现场的数据:

  第一次有16人通过,

  第二次有12人通过,

  第三次有22人通过,

  第四次有212人通过,

  第五次有70人通过,

  第六次有121人通过。周文丽

  短评

  重学走路彭俐

  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

  两处十字路口,22分钟,627人过街闯红灯。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用简简单单的“道德水平不高”来下结论,似乎有点儿武断之嫌。

  首先,这里存在一个“隐性”原因,即个人生活经历的“原始记忆”。记得小时候住安定门外,上学必过没有人行横道的公路。父母叮嘱孩子只说“过马路要先往两边看,没有车时再过”。相信不少人有这样的“少年印象”,而许多来自遥远乡村的人们,在记忆中甚至从未有过红绿灯的样子。

  再有,是“行人有先行权”的失落。在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司机们都知道,开车过十字路口,遇行人过马路时,无论何种情况,行人都享有先行权。这种起码的交通常识,并不能在我们的大多数路面上得到体现,也使过街行人慢慢养成与机动车辆争时间、争空间、争速度的心理态势。

  尽管有以上原因,行人却还是没有“闯红灯”的权利,“重学走路”就是一个现实问题。道路交通顺畅的基础之一,就是过街行人遵守红绿灯的“命令”。今天的行人,兴许就是明天的司机,而司机也常面对行人斜刺里冲出、“唐突抢行”的麻烦。而大人带着孩子过街,示范性地守规矩,就不仅仅是交通规则范畴的事了,它还延伸到走“人生路”的境界。以严守规则著称的德国人说:“用规则看守的世界———是人造天堂”。那么,红绿灯的亮眼正注视你我:是想进“天堂”,还是想下“地狱”。

  网络编辑:张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