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长三角对全国贡献继续提高——市统计局总经济师谈长三角经济去年看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10:38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见习记者吴越通讯员张东琴

  如何阅读长三角16城市在2005年交出的“考卷”?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蔡旭初接受本报采访,归纳出几大“看点”。

  ●看点一:上海经济总量领先,其他城市发展加快

  上海是“火车头”中的“火车头”,从总量看,2005年,上海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稳居首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在发展速度上,各城市发挥各自优势,加快了经济发展,如南通、湖州、镇江、扬州等城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次均比上年有所前移。长三角中小型城市经济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不仅为自身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更为长三角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原创性动力。

  ●看点二:江苏经济整体发展普遍较好

  从总量看,江苏8城市GDP占16城市总量的比重为43.1%,高出浙江7城市13.2个百分点;从增幅看,江苏8城市GDP比上年增长15.2%,高出浙江7城市2.2个百分点。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有多种途径,组成成员既可以在合作中提高,也可以在竞争中提高,关键在于总结成功经验,共同用于下一轮的合作与竞争。江苏经济闪现“亮点”,得益于2005年沿江高速、苏北铁路和润扬大桥的相继通车,苏中、苏北地区的交通条件明显改善,经济增长的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日益显现。

  ●看点三:长三角区域经济对全国的贡献继续提高

  2005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占全国比重不断提高,继续成为全国经济的“领头羊”。从增幅看,16城市GDP比上年增长13.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从总量看,16城市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比上年有所提高,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16%,提高0.2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商品总额占36.2%,提高1.1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占44.7%,提高6.4个百分点。

  一些值得正视的问题

  蔡旭初分析说,“看点”不少,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正视的问题,例如外资、利润增幅双双回落将对长三角经济持续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表面上看,经济效益回落和外资增势趋缓与宏观调控、成本增加、产业转变等因素有关,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长三角各城市长期以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增长模式处于雷同状态,各城市难以发挥比较优势,因此在相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下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发展态势。这也进一步表明,长三角地区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已越来越难以拉动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长三角地区要继续保持在全国的整体领先地位,继续发挥经济增长极和“领头羊”作用,必须大力实施发展战略转变,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全面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