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浙江首现针对在押人员家属的骗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11:10 青年时报

  时报讯 诸暨璜山镇五灶村老张的儿子阿强年前犯了事后,一直“住”在诸暨看守所里。日前,老张却收到了“儿子”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写着:“检察院里的法官说了,只要往指定账户里打5000元,就可以不用坐牢了。”

  老张信以为真,很是开心。但细看后,发现卡片上的语句措辞甚是蹊跷,几经思量后,老张把卡片送到了诸暨市人民检察院。

  “看守所在押人员的通信有相当严格的规定,类似这样内容的明信片是不可能通过检查并寄出的,里面一定有‘猫腻’。”诸暨检察院监所检察科立刻展开调查。

  “我没有写过这卡片,字迹也不是我的!再说检察院里面也没什么‘法官’呀!”阿强看了明信片后说。

  从看守所里寄出的信都会盖有看守所的印鉴,但老张收到的这张卡片并无专用印鉴。由此,监所工作人员确定明信片并非出自看守所内部,而是有人利用阿强的名义想骗取家属钱财。

  是谁冒充了阿强呢?阿强想起曾和自己关押在同一监室的湖北人殷某。阿强说,自己曾和殷某聊过家里情况和住址,明信片寄出的日子刚好是殷某开释后的第二天。于是,检察院将材料移送给了办过殷某案子的民警,民警一查,发现留在明信片上的账户确实是殷某的。

  “利用在押人员名义向家属行骗的事,我们还是第一次碰到。在押人员家人以后如果收到类似的信,一定不能轻信,以免上当。”诸暨市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提醒说。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时报记者 柴鸿 通讯员 傅筱云 陈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