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包头市通过环保实践,摘掉全国污染第二的重工业城市帽子,获得“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联合国人居奖”、“国家园林城市”的美誉,如今又荣获中国环保最高奖“中华环境奖” 江南景色嵌塞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11:22 中国环境报

  袁小冬

  包头曾是一个黄沙漫天、纱巾裹头、工业发达、污染严重的城市。但是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努力,包头就摘掉了重污染的帽子,扛起了“全国文明城市”的大旗,这使得许多人都惊诧于包头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许多未到过包头的人都认为包头是黄沙漫天、纱巾裹头、烟囱林立、煤烟刺鼻。但对到过包头的人,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目睹包头消灭掉盘踞在城市上空的“红龙”,进行大刀阔斧地城区环境改造,转变粗放经济增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之后的人都称一个新的包头诞生了,并说这里简直是草原明珠、塞外“上海”。

  重工业城市发展引发的是重污染,在包头的发展历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1990年,包头市工业“三废”排放量居全国82个主要城市前列,尤其是大气氟污染作为包头的特异性污染给当时的农牧业和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包头市工业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新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和内蒙古最大的工业城市,工业总产值、利税占内蒙古1/3强。要发展还是要环境,不可避免地摆在了包头市历届领导的面前。

  从1995年出版的《包头环境保护志》显示,早在上世纪60年代,包头就专门成立“三废办”负责环保工作,1978年成立了内蒙古第一个地市级环保局,而且成为我国最早立法的保护环境的城市之一。1974年制定并实施了第一部环保政府令《包头市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实施细则》。1980年,内蒙古人大批准颁布施行了内蒙古第一部环保法规《包头市关于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的试行办法》。此后20多年来包头颁布了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共计128件。

  包头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在发展中认识到,通过建立健全环保法律体系只是包头市环保实践的一个方面,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才是关键。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包头市环保局开始了一系列的科研攻关,其中针对氟污染,先后完成“包头地区大气氟污染现状调查”、“包头地区大气氟化物质量标准研究”、“包钢地区大气氟污染排放标准研究”3个阶段的科研工作,为1992年开始的“大气氟总量控制许可证试点”提供了坚实的理论科学依据。1993年排氟量比1990年削减了41%。作为包头排氟大户,包钢也在加紧科研攻关,《包头白云鄂博氧化铁矿攻关》就是包钢从采用清洁生产思路出发,攻关选矿降氟工艺的重要课题,它的研究使白云鄂博精矿含氟量从1.88%降到0.77%,为此,课题组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截至目前,包头有关环保的科研成果有100多项荣获国家和内蒙古科技大奖。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包头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场、花园、绿地使这个城市获得“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联合国人居奖”和“国家园林城市”的美誉。但是老工业基地留下的“坛坛罐罐”却越来越与之不相称,这使得包头的决策者和建设者们再次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构筑循环经济体系,打造生态工业城市,全面建设高质量、高起点,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西部强市”字字掷地有声。

  1992年8月以来,包头先后实施了“100亿日元第四批日元贷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污染控制项目”、“蓝天碧水绿地工程计划”、“饮水放心、空气清洁、环境安全”和生态恢复四大环保工程”等重点项目,构筑了包头“七横七纵”绿色生态屏障和五大森林公园,并形成了大面积、大空间、多风格的绿色生态城市。

  1996年,包钢率先启动“煤改气”节能环保工程,紧接着2002年、2004年国家级铝业和钢铁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在包头打响第一枪。经过3年建设,铝业和电力两大生产系统、5条生态链构建的生态工业(铝业)网状循环初步形成。在生态工业(钢铁)园区投入26.6亿元实施的清洁大气工程、废水零排放工程、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等六大类27项。转炉、焦炉煤气回收利用、高炉煤气余压发电、热电锅炉改烧高炉煤气和焦炉干熄焦等节能环保工程全部投入使用,6000多万吨工业废水80%实现了回用。

  如今的包头,2005年生产总值迈上了800亿元的新台阶,财政收入在自治区第一家突破100亿元大关,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包头速度”、“包头模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5年,全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256天,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7.8%。而包头在钢铁、铝业经济总量翻5番的情况下,大气氟化物排放量却从1992年的4150吨降到1765吨。吨钢和吨铝排氟量分别减少82.5%和92.9%。氟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万元工业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从1992年的77.4吨减少到8.5吨;工业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7620吨,仅为1992年重点源排放量的1/3。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从19%提高到93%;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从33.7%提高到69%;城市燃气普及率从33.5%提高到80.1%;城市污水二级处理率从零提高到60.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62.3%提高到97.1%。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