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狗年A股告别散户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14:58 深圳晚报

  股票戴G帽委托改上网股评少了报告多了庄家跑了QFII来了

  狗年A股告别散户时代

  狗年股市畅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这个已经低迷近5年的市场,又一批数量可观的新股民被吸引过来,可他们面临的市场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股票变成全流通了、
电话委托改做上网交易了;庄家成了唾弃的对象、QFII成了热捧的主力新贵;一推就涨的股评少了、各路券商的报告充斥眼前……

  本周这个曾被视作铁底今又被当作铁顶的1300点大关,在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终于逾越。在这个敏感的时间段,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今年入市的新股民,试图真实记录他们在这个A股历史瞬间的理念、操作和期待。记者还将不定期地进行追访,有兴趣交流的投资者可以发电子邮件与记者联系,联系邮箱:LVYB@SZNEW.COM。

  股改后A股已经沧海桑田

  今年股市最突出的一个显眼标志就是越来越多的股票戴上了“G”字头。从去年年中开始,管理层以“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决心大力股权分置改革,截至本周,深沪股市3万多亿的总股票市值中已经有过半完成股改,而深市已经完成股改的市值已占总市值的六成多,中小板股票更是在上月率先全部完成股改。

  股改,这个曾在2002年开始让市场视作大利空的字眼,在经过4年的磨合之后渐渐被市场接受,越来越多的G股成了今年股市中的牛股。

  而市场这个从恐惧到热捧的过程是漫长而充满风险的。某证券一位刘姓股民就对记者披露了在1000点斩仓的惨痛经历:“宣布股改之后股市上涨了几周又掉头向下了,想着股改后的大扩容前景,我担心股指会跌到800点,受不住煎熬便割肉全出了!”刘先生的经历想必是在千点交枪投降的许多股民的真实写照。业内人士事后分析,在千点附近堆积的成交量凸显出股民当时恐惧的心态。

  低迷的行情不仅消灭了刘先生这样的散户,也淘汰了众多的机构。主导股市的力量发生了大变化:昔日叱咤风云的券商在经历大洗牌后还在百废待兴、迅猛成长的国内基金已经掌握5000亿资产、潜力巨大的外资新贵QFII(合格境外投资者)虽仅近60亿美元投资额度但领头羊的姿态已经日渐显现,外资投行的经济学家甚至预言,QFII将增至600亿美元额度方能满足投资A股的需求……

  成立15年的深沪股市今年正以更快的步伐融入到国际股市的投资大潮中。QFII在这波行情的影响力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股指逼近1000点时,境外投资者看好A股的占到大多数。这波行情的主线也是QFII率先挖掘的,A股这波行情已经与境外的H股融为一体。招商基金最新承认,H股的上涨在本轮A股行情上涨上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相当明显,A股中的银行股、资源股、石化股、地产股、钢铁股等重点板块的上涨,都能够从H股中一一找到对应。

  今年以来一连串股市新产品也让股民充分感受到了A股的快速变迁:各类权证竞推、多种指数出炉、股指期货渐近……

  A股散户时代一去不返

  记者连日来走访多家券商营业部,本来已显局促散户厅的人气并未见高峰时的鼎盛,昔日牛气冲天的华强北证券一条街依然还是静寂。可据中国证券结算中心的统计,新年以来新增开户数是一路猛涨,狗年以来还有连续几天为每天近万户。这么多的新增股民到哪儿去了呢?

  经过对多位券商、基金业内人士的采访,记者发现了现在股民的两种分流方向:

  一种是网上交易,由于网上交易收费打折、咨询丰富,像招商证券的牛网、国信证券的银证通网上交易平台这种券商类网上营业部吸纳了大量的场外交易,据披露,这样的场外交易量在有的营业部能占到八成。

  二是通过购买基金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间接入市。开户数中包括了基金开户数,统计中已经显示出这部分新股民的新选择。据南方基金最新披露,今年以来他们所有基金的新增总开户数为5万多户,占到了基金总份额的一成,为成立以来最火爆的申购时期之一。

  而复苏过来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同样吸引了新股民的目光。据悉,券商的集合理财募集总规模过百亿,而近期已发行和即将发行的集合理财产品总规模则突破百亿元大关,已接近2005年全年水平。由于与基金相比,券商理财产品收费、收益方面更灵活,业内更看好它们对于进取型新股民的吸引:如中信理财2号,不收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而招商“基金宝”的管理费仅有0.6%。

  资深业内人士分析说,目前国内200多只基金、100多家券商、10多家QFII的资金实力已经能够完全控制A股走势,曾经发生的个人庄家呼风唤雨的时期难以再现。在这种机构间大博弈的时代,散户要想胜出更需过人的技巧和胆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