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评论:民生关注:让节约指数渗透每一处生活细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15:46 金羊网-羊城晚报

  □刘川

  2月28日,中科院在两会召开前夕抢闸发布的《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首次提出了“节约指数”这一新概念。根据这一新标准,中科院对国际与国内得出了两组实际的案例分析结果:其一,对世界59个国家进行评估,中国排在第54位,忝为后排队员;其二,计算了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资源环境绩效:沪、闽、浙、京、鲁、津、粤、江
、豫、黑等位列前10名,均为东部省份,其节约指数为全国平均值的52%至77%。广东排第七位。

  节约指数,直接反映了资源利用率的高低,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生活中,资源回收、再利用、污染水平等各个方面的管理水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的考核标准,只是以简单GDP为指标;1992年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2000年后,又提出了“绿色GDP”;2004年两会期间,“循环经济”一词,首现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胡锦涛首次就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了详细说明,并正式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这一过程,说明中国已经认识到,没有对人与自然、人与资源、人与人的和谐共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永续存在的。

  在经济学中,公共选择理论的认知,主要是通过对环境与资源利用产生的正的或负的外部性开始的。当我们利用煤炭发电取暖的时候,煤炭资源对人类有益的正外部性产生了,但是,我们也可能因其产生的烟尘、废气,而患上各种疾病,其负外部性也就出现了,同时,当大量患者进入医院治疗,个人与政府的医疗支出增大,财政负担明显增长的时候,要选择一种优质的生活,还是一种劣质生活,就不仅仅是每一个公民自身利益的事情,也是政府自身利益的事情。因此,公共选择的结果,一般说来,最终是会减低负外部性,增加正外部性,向一种优质生活进军。而向优质生活发展,如何把资源二次利用,变废为宝,就成为降低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问题。

  提高资源利用率是节约指数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它还意味着资源的重复利用、有效循环、再生存废、降低消耗等实质内容。在利用资源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减低资料的消耗与损耗,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护资源,按照经济规律,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无疑,这一指数的发布,将会成为人们量度政府政绩的新标尺之一。

  (紫/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