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包付学费全额资助结成对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4日11:51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吕晓艳 黄义伟

  本报3日讯本报“帮帮贫困生”报道今日见报后,从7时开始就不断有读者打来热线电话,对贫困学生生活状况给予关注,纷纷表示要通过捐款、捐赠学习用品、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等一切可能的方式、途径给这些贫困学生以帮助。截至记者发稿时,两部热线电话已接到数百位读者要求捐助的电话。

  热线电话铃声不断

  7时许,记者手中的电话响起,对方自称是哈市道外区董女士,她说看到生活报刊发的《“帮帮贫困生”期待献爱心》报道后,心里很难过,看到这些孩子的处境后,她留下了眼泪,她感到应该为他们做点事情。她告诉记者,要选择一名三年级的贫困孩子,全额资助他(她)完成学业。

  此后,像这样要求资助的电话一直不断,一上午,记者就接了近百个电话,有的读者因为打不进电话,特意发来短信,表达心意,以至记者的手机都被打没电了。

  出钱出力争献爱心

  武警哈尔滨市支队香坊区中队的刘方在电话中说:“我们中队的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今天都看到了生活报的报道,这些孩子太需要帮助了。我们愿意资助几个孩子,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哈尔滨市第十三中分校平公中学高三(12)班的一位同学说,他是受全班同学委托打这个电话的,他们要在毕业前为这些孩子献上爱心。

  一位在哈打工的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士向记者表示,尽管他的工资有限,不能全力帮助这些孩子,但他想选一个小学生进行资助。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刘老师在电话中表示,这些孩子很让她感动,她想选择在周末不影响孩子休息的情况下去看看孩子。

  哈尔滨某文具商店的张经理表示,要跟这些孩子结对子,送给他们文具和生活用品,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哈市张红艳女士对记者说,她今年读初二的儿子看到生活报对贫困学生的报道后,准备从压岁钱中拿出400元钱,帮助他们读书。张女士说,她准备在周末的时候领着孩子一起到贫困生的家里去看看,给贫困孩子送去一些文具。家住友谊路的一位读者打来电话说,他可以帮助一名贫困孩子,可以让孩子中午到他家里吃午餐,也可以提供学杂费。

  还有一部分读者准备给贫困孩子送去学习用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女士在给记者打电话时说,她今天看到生活报“帮帮贫困生”的报道后,深受感动,当即到商场里给贫困学生买了50本作业本和50支铅笔,准备到安通小学去一趟,把本子和铅笔交到贫困孩子手中。

  哈市南岗区邮政街附近的一家饭店的经理给本报打来电话说,他们饭店正好需要一名服务员,如果贫困学生的家长愿意他可以提供服务员岗位,可以长期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从哈工大毕业没多久的学生给本报打来电话说,她可以在业余时间帮助贫困学生补课,也可以帮助有贫困生的特困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哈市一名公务员给本报打来电话说,他想通过报社帮助联系一名初中贫困学生,他非常想为贫困学生做点事情。

  哈市王先生说,他可以资助3名小学生一年的学杂费。哈市张女士说,200元钱对于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如果用在一名小学生身上,就可以让他们读一个学期。

  600元捐款不留名

  本报报道的哈市安通小学的贫困学生吕月敏今天一上学就收到了一位读者的捐款600元,这位捐款者坚持不留姓名。吕月敏拿着捐款激动地说,今年不用为没学费而发愁了,她向记者表示一定努力学习,报答好心人。

  在记者接到的电话中,几乎所有捐助者都不愿留下姓名,他们认为,这是他们应该做的。这些读者真诚地希望,尽自己一份力量让这些贫困学生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每天不必为自己明天是否能辍学而发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