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个想把做好事变成制度的燃气维修工(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4日12:22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新闻当事人: 徐辉

  采访记者:叶琳玲

  合肥燃气集团西园维修站站长徐辉的名字在合肥并不陌生,有关他、西园维修站和徐辉假日小分队的事迹,本报也曾多次报道过,西园维修站作为我市第一个进社区服务的维
修站,10多年来以热情细致的服务赢得了国家、省、市的无数奖励,6年来,“徐辉假日小分队”利用假日组织了513次义务维修活动,3028人参加过这个假日小分队的维修活动,20352户居民得到过他们的服务,而徐辉本人也因为突出的工作成绩先后当选为省市及国家劳动模范,市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成为一个拥有“四重”光环的燃气维修工。在“3·5”学雷锋日到来之际,记者想到了我们合肥人身边的这位“活雷锋”。这位因做好事而获得重重“光环”的工人,成名后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他又是如何理解做好事的?

  徐辉工作太忙,在他参加完省人代会的第三天,记者终于“逮”到了他。

  关于人大代表——

  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记者:您好,徐站长,欢迎您做客“新闻会客厅”。

  徐:谢谢,我也很高兴。

  记者(笑):您接受过很多媒体的采访,有注意过我们晚报的新闻会客厅吗?

  徐(笑):我看过,整整一大版,对话式的。

  记者(笑):其实就是聊天。我们对您的事迹报道过多次,这次再来采访您,闲扯的可能更多的是些题外话。

  徐(笑):没关系,没关系,有问题你尽管问。

  记者:找到您不容易,刚从省人代会上回来,会上提了什么议案?

  徐:一个是关于淮河治理的水利议案,一个是关于入厕难的议案,还有一个是关于企业退休金的问题。

  记者:我知道您当过市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这些年来还提过哪些议案?

  徐:曾经提到过建议省、市出台燃气管理条例,最早提及的管道燃气列入新开发房屋的建议已经落实了,还提过关于“西气东输后,燃气汽车、锅炉、空调的应用推广”的建议,“开通直达山东列车”的建议,“解决城市低收入居民医疗问题”的建议。

  记者:看来大多数建议与您从事的燃气修理工作无关,都是在业余时间调研的议题?

  徐:是的。成为人大代表后,除了关心我所在的燃气行业动态外,还参加过很多次媒体组织的“人大代表直通车”活动,记得两次省人代会之前,热线电话2个多小时接到20多个,放都放不下来,给我触动很大,也意识到身上的担子很重。

  记者:意识到身上的重担,这就是您从一名普通的燃气工人到现在的省人大代表最大的感触?

  徐(笑):是的。我们公司老总都不是人大代表,而我这个普通的燃气修理工却当选了人大代表,这让我感觉到自己被信任,也深深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大责任。现在我最大的烦恼就是时间不够用,作为人大代表,所关注的领域不能仅仅局限于我所从事的行业,而一个议案需要做大量的资料搜集和调查。比如这次关于治理淮河的议案,这是一个水利专家告诉我的,光是他的资料我就复印了厚厚几十页,带回去好好研读,然后利用空余时间走访与调研,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记者:那您感觉到累吗?

  徐(笑):我觉得做事情比不做事情让人踏实,况且我的收获也很多,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行业和领域。

  关于成名——

  企业的栽培,大家的努力

  记者:您获得的奖励多,身上的“光环”也多,媒体聚焦的一定更多吧?

  徐(笑):是的,不记得接受过多少记者的采访了,省内的不用说,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等媒体都来采访过。

  记者(笑):您现在是个大名人了。

  徐(笑):哪里,哪里,成绩是大家做的,个人是企业栽培的,其实我最早很怕记者采访,记得第一次合肥电视台记者来采访,我把那扛摄像机的小伙子累坏了。因为他一扛机子我就紧张,就两句话,我和另一个同事愣是折腾了一下午都没讲好,想让那个电视台记者不扛机子让我们讲,事后再补画面,那记者还不愿意。现在我知道了,电视是可以后期再剪辑的,接受采访时才不紧张了。

  记者(笑):您怎么看待成名?

  徐: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但我是这样想的,我今天所谓的名气是企业栽培的,而我也愿意成为企业的一个品牌,努力做得更好,回馈企业。1993年,那时候的大环境是公用事业单位服务意识并不太强,我们公司决定率先在社区建立维修站,因为我是党员,所以被派过去,那时我们的点滴服务,今天看来都是很平常的,但在当时老百姓很感谢。随后我们被授予“全国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称号,当时全国就50个,我们必须做得更好,所以一再创新,“名片服务、延时服务、点名服务、111满意服务、特殊用户定点服务、假日小分队”等,服务品牌不断创新,这些都是企业的支持,是其他同事一起努力做出来的。(笑)就说我这次参加省人代会,我们董事长还特意带着花来看望我,一下子我就成了人大代表中的名人。

  记者:您谦虚了,其实我们都看到了您所表现出的敬业精神。成为燃气集团的一个“品牌”后,是不是有人点名要您服务?

  徐:很多。我记得去年元旦前一天,翠竹园的一位许老先生来到西园维修站,反映他家灶具修了3次没修好,指名道姓要请“徐劳模”。当时我正在外面用户家忙活,答应元旦早上去修。第二天一早到那儿一看,老先生使用的是液化气,不是我们公司的用户,但我还是修好了他的灶具,不仅因为老先生对我的信任,还因为我们每个员工都代表着公司的形象,我是公司的品牌就更不能砸了公司的牌子。

  关于“学雷锋”——

  让做好事成为一种制度

  记者:人们常说,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了解到,光是您的假日服务小分队成立6年来,就有3028人参加过活动,20352户居民得到过你们的服务,此外你们站里的人都是“注册志愿者”,您带头每人选择10位孤、老、残用户作为定点服务对象,建立服务档案,定期上门检修,提供全方位服务。这么多好事,您是如何坚持到今天的?

  徐:做好事让我们每个人自己心里踏实,而且现在“客户是上帝”已经是很多企业的意识,对我们企业来说,做好事就是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是要做好服务,而做好服务显然也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社会效益,进而带动经济效益,这就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而且现在我们也把做好事形成了公司的一种制度坚持下来。2003年起,我们每个季度排一个详细的计划表,明确“徐辉假日小分队”在这个季度内要服务的小区,现在我们已经把这个活动安排表变成了一个月排一次。做好事成为制度了,服务的次数也就逐年递增。比如我们从2000年到2001年,才组织了15次服务活动,而去年一年我们就组织了126次服务活动。

  记者:让做好事成为一种制度,这个说法很值得关注啊。现在做好事与过去做好事感觉有什么差别吗?

  徐(笑):有。现在做好事难了,过去大环境是服务意识都不强,哪怕你做一点点事情,市民都感谢你。现在因为服务意识都增强了,老百姓也意识到了享受服务是他们的权利,因此要求也高了。我们43个人要服务全市26万户家庭,有时候接到报修电话不能在用户规定的时间内赶到现场,常常会遭遇抱怨。

  记者:也就是做的事情多了,遭受的抱怨反而多了。

  徐:是的,但我常常和我的同事说,要换位思考,想想我们自己买个东西也总是希望商场在自己希望的时间里把货送到,因此面对用户的需求我们应该尽力满足,意外情况要解释到位,寻求理解,要体谅用户的抱怨。

  记者:用户的服务需求多了,对你们的要求也就高了,下一步还有什么服务创新的想法吗?

  徐:有。天然气来到合肥后,我们管道煤气的维修量就会少了,我们的“假日服务小分队”将进一步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决定定期走访用户,宣传天然气使用的安全小常识,加强对用户家设施的安全检查力度。

  记者:好,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听说您在家里和另两个办公室都准备了工具包,一有活干就出发,常常是连轴转,希望您注意保重身体,身体健康,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徐:谢谢,谢谢。

  ·本版图片由章祝提供·

一个想把做好事变成制度的燃气维修工(组图)

  夏天时,认真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

一个想把做好事变成制度的燃气维修工(组图)

  您家燃气用得好不好?

一个想把做好事变成制度的燃气维修工(组图)

  徐辉认真地教用户如何读取燃气表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