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农民兄弟托我带来三句话 人大代表热议新农村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5日03:42 都市快报

  种种迹象表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十一五规划的重中之重。浙江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既有不少令全国关注的成功实践,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昨天,浙江省的四位全国人大代表围绕这个话题直抒己见,建言献策。

  朱荫湄:不让城中村成灯下黑

  城市中也有建设新农村的问题。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荫湄代表认为,像杭州这样的经济发达城市,不能忽视“城中村”这类都市里的村庄。

  朱荫湄说,在城市快速发展中,由于征地、城市建设等原因,一些原来住在城郊的农民,失去土地,变成了城市中的农民。他们居住的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卫生、治安、教育等往往滞后于现代城市的发展,容易成为“灯下黑”地带。加之城中村往往吸纳大量外地人口,环境承载能力、社会综合受到严峻挑战。

  朱荫湄介绍说,城中村的问题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都普遍存在。杭州市政府这几年加大了对城中村的综合治理,像龙井村和梅家坞,这几年基础设施都有了明显改善。“解决好城中村问题,关键是要把这类地带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朱荫湄建议对城中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治安、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让城中村的百姓真正享受到现代城市的文明。

  鲁冠球:新农村建设里有大商机

  说到“三农”问题,鲁冠球代表以前挂在嘴边的是“工业反哺农业”,今年记者注意到,他的说法已变成“新农村建设里有大商机”。

  鲁冠球领导下的万向集团早已看中了农业的商机,2004年,万向还成立了三农集团,去年三农集团的销售收入近40个亿,占万向集团销售收入的10%,实现利润3个亿,“中国有8亿农民,如果农村不实现现代化,中国怎么富强?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又在农村起家,对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鲁冠球说,万向集团现在走的是科技农业、效益农业之路,让农民和企业都受益。

  鲁冠球认为,搞好农业的关键要做到“三到位”,即政策到位,科技到位,投入到位,“如果三个到位实现了,那农业肯定是个大产业。”

  沈爱琴:万事利模式有推广意义

  说起失地农民怎么办,沈爱琴代表现身说法,讲起了她领导下的万事利集团的有益实践。

  “我们万事利模式对失地农民就业有一定的标本意义。”作为万事利集团董事局主席的沈爱琴自信地说。

  上世纪六十年代,沈爱琴在杭州笕桥镇办起了第一家企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依旧扎根在笕桥的万事利集团去年产值已达55亿。集团有职工5000人,其中80%是农民,同时还吸引了附近1万多农民为公司服务。

  结合万事利模式,沈爱琴建议,失地农民的就业,需要政府、企业、农民三方通力配合。比如,乡村企业普遍缺少资金,万事利的做法是,农民就业前先缴一笔集资款,这样双方都获益;比如,企业培训农民工,政府应适当给予补贴,从而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再比如,一些农民身上有赌博等陋习,可以借助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进行去除。

  汪慧芳:农民兄弟托我带上三句话

  “来北京之前,我开了几个座谈会,农民兄弟托我带上三句话。”衢州市农科所所长汪慧芳代表说。

  农民托汪慧芳代表带来的第一句是:不要把新农村建设搞成盲目的大建设、大规划、大浪费,甚至变成个别领导的政绩工程,这样农民承受不起;第二句话是,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水利、交通、通讯等公共事业方面的投入。以农村水库为例,政府只管造主干渠,支渠没人管,结果因为最后一公里没打通,农民望“水”兴叹。第三句话是,新农村建设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出钱培训农民,但不少农民向汪慧芳反映,有些培训他们没啥兴趣。“关键是没摸准农民真正想学什么,他想学修车,你让他学电脑,他当然不愿学。”(记者王雷 都市快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